第二十四章 會試

科舉始於隋朝,所謂“科舉”即分科舉人之意。隋朝設置“志行修謹”和“清平幹濟”二科,選拔官吏。煬帝繼位後,因其好文學,於大業二年始試策置進士科,打破門第等級,以考試取士。唐朝承襲隋代科舉制又有改進。武則天時期,每年進行一次考試,漸而進士科成為風尚所鐘。當時,每年參加禮部試的士子多達千余人,而考中進士者僅三十余人,可知考中進士是件十分不易之事。宋代以後,對考試的管理更嚴格規範,考卷采用糊名法,防止舞弊。

七月初六日,早上一起來天氣就很熱,沒有一點風,每個人都弄得汗流浹背。葉昊天三人來到應天府會試考場。

考場大門邊站了幾個兵丁,正在核對身份,檢查有沒有攜帶做弊的物品。檢查很細,有時候還要求舉子們脫下鞋子看看。大門內有幾十排長長的房子,被分隔成一個一個的小閣,每個閣子大約五尺見方,只能坐一個人。

三個人經過檢查後魚貫而入,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走了進去。

葉昊天看看小閣,感覺還比較幹凈,門邊有個書桌,已經放好了筆墨紙硯,後面有一把椅子。他在座位上坐下,將紙張攤開,硯台磨勻,一切妥當,靜等開始。會試分三場,每天一場,今天只是頭場。

沒多久但聞一通羅響,有人過來發下試卷。葉昊天打開發現是書藝三篇,每篇限五百五十字,不能超過八百字。不滿三百字者下科不得再考。身為儒生,每個人對>都不陌生。葉昊天博聞強記,不單能倒背>,還非常清楚歷代各家對此書的疏注。他平心靜氣,運筆圓潤,一字一劃地寫了三篇。完了一數,竟然每篇都是五百五十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真是奇跡。此時日剛偏西,大約是未時,離結束還有兩個時辰。他坐了一會兒,墨跡略幹後,交卷走了出去。

出了考場天還大早,他不知不覺又來到秦淮河畔,似乎想找到那個千般清麗,萬般嫵媚,兩度相逢,夢魂牽繞的女子。他在河邊踱來踱去,眼前始終呈現出女子最後露出的淒惋面容。

好久他才醒過神來,看了看周圍,白天的秦淮河跟夜晚又有不同,湖面靜悄悄的,熱鬧的是附近夫子廟一帶。夫子廟就是孔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金陵的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

他邁步來到夫子廟,進去看了聚星亭、思樂亭、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很快轉身出來。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風味小吃店晚晴樓。他聽說這裏最迷人的就是秦淮小吃了。

門口的夥計一見他舉子打扮趕緊招呼,領他來到樓上,請他在一個靠窗的雅座坐下來。不一會兒另外一個面目清秀的堂官過來“先生,您要點什麽?”。

“不知道有什麽特色的小吃?”葉昊天問道。

堂官趕緊介紹“我們最有名的是“秦淮八絕”。作工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除此之外還有無錫的小籠包、三鮮餛飩、網燒卿魚,鎮江的蟹黃包、肴肉,盱眙的龍蝦,天目湖的砂鍋魚頭、地皮菜、菜幹燜肉等。”各種小吃名字從他口中湧出,源源不絕。

葉昊天但覺有趣:“不知何謂秦淮八絕?”

堂官接著說:““一絕”雨花茶;“二絕”蟹殼黃燒餅;“三絕”鴨油酥燒餅;“四絕”豆腐澇;“五絕”什錦雞絲面;“六絕”牛肉鍋;“七絕”紅湯爆魚面;“八絕”為桂花夾心小元宵”。不知先生想要哪幾絕?”

“每樣都來一點,難得來一次,好好品嘗一下。”葉昊天吩咐道。

“好!您請坐,一會就上來!”堂官跑了下去。

葉昊天從窗口望出去,對面秦淮河南岸,就是著名的烏衣巷,那裏原是東晉名相王導、謝安所住之處,如今古巷仍在,人去樓空。口中不由低吟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

忽然有人接口“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徒喚奈何!”聲音蒼老而又力。

回頭一看是一個五旬老者,儒生打扮,一縷長苒,面白如玉,神情暗淡,然而看那眉頭卻帶著威嚴。

葉昊天恭手為禮:“學生一時感慨,打擾先生了!”

那人上下打量他幾眼,面色不愉地道“我看你衣著應該是應試的舉子,今日不去會試,為何在此留戀?”

葉昊天看了看對方,知道對方不是等閑人物,恭敬地回復:“學生是頭場結束後方來的。”

老人看看天色,有點疑惑“從沒見過結束這麽早的,莫非是中途退場不成?年輕人,中途退場者下科不準再試,你太魯莽了吧!”

葉昊天趕緊回答“我已答完書藝三篇,不多不少,每篇五百五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