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橫掃六合 第二章 鐵馬冰河 第四十八節 新經濟動力(三)(第2/2頁)

帝國科技開發部和帝國財政部甚至在各大媒體上明確公示帝國701年年度用於獎勵新發明和創新的資金將高達三千萬帝國金幣,既可由機構也可由個人獲得,不受任何限制。受這幾部法律頒布的刺激,江南文氏獨家投資的帝國江南造船研究所、花家和謝家聯合投資的江南紡織研究會等一系列民間研究組織開始出現,而一些大型企業也開始陸續設立研究機構,尤其是像采礦、冶金、造船、紡織、陶瓷、制茶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中這種現象特別明顯,他們紛紛設立自己的研究機構,並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研究人員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創新和改良,希望能夠獲得成功,一方面可以提高生產力,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夠結出碩果從帝國政府那裏獲得巨額獎勵和補貼。

《募工法》的頒布使得工商業者可以自由的招募帝國各地的勞動力,而不再受到戶籍的限制,並可以獲得政府的一定補貼,而《帝國土地買賣條例》也明確規定土地私有,可以自由買賣,這導致了大量農民失去土地,也間接的為工商業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這在江南曾經引發了多次騷動,但都被當地政府彈壓下去,而無鋒也明確表示不會因為這些現象的出現就改變已經成為正式法律的《募工法》和《土地買賣條例》。

而《勞動保障法》顯得有些超前,它來源於西大陸南部一些城市共和國頒布的《公民權利》,《勞動保障法》規定帝國公民擁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帝國各級政府有責任和義務讓轄地內的每一個公民的勞動權利得到滿足,並將這個地區的勞動就業率作為考核地方官政績的一個最重要指標。

這一系列法律的出台在帝國境內引發了空前的震動,雖然伴隨著一些不太和諧的雜音,但是效果也顯而易見的,各地工商業大幅度增加,農民脫離土地成為雇工的規模急劇擴大,制造業規模也不斷擴大,超過千人甚至三千雇傭工人的工場大量湧現,尤其是在江南的造船、紡織和陶瓷行業,關西和北原地區的采礦和冶煉行業,五湖地區的制茶業,這種現象尤為突出。

由於規模的不斷擴大,所需資金的更加巨大,除了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外,股份制企業開始普遍流行於帝國幾個工商業較為發達的郡府以及一些需要巨額資金的行業,並且日漸擴散到整個工商業階層,而工商業的興盛也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這使得一部分土地貴族也開始投資於這些行業,他們雖然不懂這些行道,但是卻通過出資購買一些他們看好的企業股權獲取收益,這種現象迅速蔓延到整個帝國內地,也引起了帝國財政部門和帝國中央銀行的關注,這種新事物的出現代表著一些新的經濟亮點,股權的交易也就意味著民間資金可以更加隨意的流入工商行業,這雖然還只是為數不多的現象,但是也標志著新的經濟體制出現了萌芽。

雖然種種現象都證明帝國在前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無鋒和蕭蘇二人都清楚,帝國的經濟比起西大陸諸國來說依然只能算是蹣跚學步的兒童,雖然由於帝國幅員的遼闊使得經濟總量相當雄厚,但是如果要從個人平均量以及發達程度來說,還遠遠落後於西大陸諸國,這也讓無鋒和蕭蘇二人感受到一種巨大的急迫感。

而哈汀給帝國帶來了一股清新的和風讓一幹人都精神一振,雖然梅利已經控制在帝國手中,但是無論是無鋒還是蕭蘇二人都更希望帝國內地的經濟能夠走到整個帝國的前列,尤其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江南,但是哈汀有些刻薄但是卻是事實的一番話卻打破了他們的夢想,這如何不讓三人感到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