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2/2頁)

遠處能看到黑黑的狼煙不斷升起向北方、東方蔓延而去,這是袁軍的示警狼煙,顯然這支大軍的出現,已經被袁紹軍的斥候發現。

不過陳默也未在意,大軍行進,不被發現才叫奇怪,他也未想過要掩藏行跡。

武義的大營中,隔著老遠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大家正在擴建營寨,為主力大軍到來做準備。

“主公,前方便是我軍大營了,武義將軍已經派人過來確認,交換虎符。”龐德策馬疾馳,趕到陳默身邊,拿著虎符交給陳默。

這是陳默軍中的規矩,為了避免有人冒充己方兵馬,交接之時,都要有虎符作為憑證,避免被敵軍混進來,軍中巡視時也有暗號,對不上來,便是敵人,會毫不猶豫的進攻。

陳默取出自己的虎符與龐德手中的虎符對接,確認無誤之後,讓龐德拿去給武義軍中前來接應的將領去看。

很快,武義便帶著王彪、鄭屠策馬趕來迎接陳默。

“不錯,冀州老將韓瓊都敗於你手,如今大郎也可算是天下名將了。”陳默下馬,跟大郎狠狠地抱了抱,笑道。

“此戰勝的有些僥幸,那韓瓊輕敵了。”大郎搖了搖頭,躬身道。

“勝了便是勝了,為將者,當知人心,韓瓊輕敵,便是他道行不夠,枉為名將。”陳默呵呵一笑,拉著大郎向大營走去,至於軍隊,自有眾將安頓。

眾將來到帳中,陳默跪坐在帥位之上,示意眾人入座,微笑道:“此戰關乎我軍是否能夠入主冀州,在來路之上,已經得到消息,那袁譚已經向曹操倒戈,平原如今已經盡入曹操掌握,濮陽一帶,蔣義渠、眭元進被曹將於禁、李典擊敗,如今固守濮陽,袁尚與曹操對峙於高唐,已經轉攻為守,然冀州如今四面受敵,袁氏敗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主公,如此一來,我軍豈非已然失了先手?”張濟皺眉道。

“確實如此,曹操已經據有平原、渤海、趙國乃至清河等地,袁譚這一降,可說讓他占盡了先機,但我軍也非全無勝算。”陳默笑道:“鄴城,便是我軍轉機,只要攻下鄴城,我軍北可聯合子義夾擊中山、常山,將我軍在冀州所得之地練成一片,若曹軍繼續北向,我軍便可出兵平原、清河,斷其歸路與糧道,令其元氣大傷,所以如今曹操便是得了先機,這冀州也未必便能歸屬於他,但前提是,鄴城得由我軍拿下,若連鄴城也失了,那我軍可就全無勝算可言。”

要攻鄴城,必須先下朝歌,眾將聞言皺眉苦思對策。

“主公,袁尚如今既然敗局已定,我等何不入曹操一般,嘗試招降袁尚,若袁尚肯降,則鄴城便可不戰而下。”楊修在一旁獻策道。

“道理沒錯。”陳默點點頭道:“不過袁尚此子與袁譚不同,如今雖然大勢已定,但此子手中尚有冀州數十萬兵馬可以調動,未到最後一刻,想要勸他投降,恐怕不易。”

袁譚勇烈,但在政治上嗅覺太低,眼光也不行,被手下人一忽悠,便交出了權利,致使自己徹底被架空,辛苦經營的平原等地,到頭來為曹操做了嫁衣,相比於袁譚,袁尚卻是好太多了,至少知道權衡厲害,該舍棄的時候懂得取舍,若給他十年時間,恐怕其成就還在袁紹之上,只可惜,這天下紛爭,可沒那麽多十年給他,北方三雄鼎立的格局,陳默和曹操都有意打破。

“主公,據斥候探查,韓瓊入駐朝歌,張郃屯於城外大營,雙方互為犄角,更有一支騎兵在其間策應,我軍想要攻破朝歌可不容易。”武義對著陳默一禮,皺眉道。

陳默點點頭道:“我軍如今雖然占優兵力優勢,但若在此折損太多,恐難以攻破鄴城,明日且先試探一番,看看對方如何對敵,我等再做計較。”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