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反擊(第3/3頁)

位置好,又有電視台的廣告宣傳,晚餐時間段,飯店前的廣場停滿了進口汽車,裝修得富麗堂皇,一樓散台,二樓三樓包房,內裏冷氣開放,生意好到連散台都坐滿了人。

人多不會有人注意她,甄珍點了份招牌菜,魚頭泡餅。

上菜倒是快,魚頭是碟魚頭,老抽提色,紅色小米辣,小綠蔥點綴,鐵鍋旁貼著金黃的小餅子,賣相很不錯。

挑起一口,甄珍嘗了嘗,秀眉微擰。

酸甜苦辣鹹鮮六味,鮮最難把握,魚肉是公認的最具鮮度的食材之一,這家魚頭是鮮,但鮮中還有一絲讓人很難察覺的澀。

散台桌距很近,東北人愛嘮嗑,見甄珍一個人來吃飯,有個大姐跟她話家常,“你咋不吃啊?這魚頭可鮮了,我們一家一個禮拜必須來吃兩次,不吃就全身不得勁,吃了舒坦極了,跟藥似的。”

是嗎?

甄珍雖然有所懷疑,但不會當場揭穿,說出來也不會有人信,把魚頭打包帶走,托王進帶到化物所的實驗室,化驗結果很快出來,她的猜測應驗了。

種什麽因,得什麽果,結果的爆發有時太過突然,往往讓人產生生活就是連續劇的錯覺。

因是回國的外籍華人馬老先生種下的,他給他三堂弟那筆錢,馬三沒有分給孩子,全都拿去買了古董。

家裏的古董都在運動時沒了,馬三對古董有一種執念,專程去首都,拖中間人在琉璃廠尋了一批古董,運回省城之後,興沖沖地找了省博的院長來家裏鑒賞,老院長沒給他面子,說他買回來的這堆古董都是假的,沒一件是真的。

打擊太大,馬老三血壓本來就高,嘎一下抽了過去。

病情有些重,搶救回來之後,只能臥床,政協副主席也只能退了。

人走茶涼,馬家雖然有外籍華人的親戚,畢竟隔了一層,靳虹嫁進的高門,門楣突然矮了一截。

機會擺在面前,陳星耀和甄珍開始行動。

跟靳虹競爭的社會調查節目有一天接到個匿名打來的爆料熱線,舉報福滿樓用罌-粟入菜,還有輝耀石棉瓦廠生產環境惡劣,防護措施不到位,大量工人染上塵肺病。

隨著《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節目的崛起,深度新聞報道影響力越來越大,節目制作人劉兵笑了,對助理說:“終於有人抓住這個機會對她動手了,你說是誰幹的?”

助力撇撇嘴,“老鼻子人都看她不順眼,光咱台就有一半人想這麽幹。”

“幹得漂亮。”劉兵哈哈大笑。

節目采編之後,播放得等一周,沒播出之前,像反貪局一樣,今年新成立的食品監管部門就已經行動起來,重罰是跑不了,而且罌-粟入菜要擔刑則,靳虹不是法人,逃過一劫,但台裏有人抓著這事不放,逼著她辭職。

《社會調查》的特別節目,周五晚上播出時,陳星耀把電視搬到樓下,杏花巷幾家都聚在大漁裏一起看。

看到從福滿樓後廚翻出一大桶大煙葫蘆,樸叔他們一點都不意外,中國自古有用這玩意來吊湯的傳統,這是被當場抓到的,省城賣麻辣燙的有多少放了這東西根本就無從統計。

像節目裏受訪的專家說的,這東西不能提鮮,但是能讓人上癮。

“缺心眼可以,千萬別缺德。”樸嬸啐了一口。

更缺德的還在後頭,記者暗訪輝耀石棉瓦廠的時候,粉塵遍布的石棉紡織車間裏,到處都是神情麻木,機械勞作的工人,一個小時一塊四的最低工資,一天幹滿十二個小時,一天不休,一個月剛剛掙上五百塊錢。

石棉粉塵太多,有好多工人邊入料邊咳嗽,記者采訪馬傳輝時,問道:“石棉生產過程中如果防護不到位,容易導致石棉塵肺,你清楚嗎?”

馬傳輝神情同樣麻木,“為什麽有的人就沒得?抽煙的人多了,有幾個得肺病的?”

看到垮著肩膀,骨瘦如柴,得了病也不休息,為了工時拼命幹活的工人,甄珍想起靳虹胖成面板,拿進口巧克力當飯吃的兒子,還有從南方千裏迢迢運過來的天價鰣魚。

“有些人奉‘真小人好過偽君子’為圭臬,那些恬不知恥,自私自利,虛偽膨脹的人在當今社會確實更容易獲得成功。”甄珍感嘆。

“自古就是如此。”小陳對社會功利本質看得很透徹。

趙華在為女兒的事情打官司的時候,雖然遭到很多冷遇,但她也得到了更多的幫助,對這個社會她抱之以最大的善意,“好人總有贏過壞人的時候。”

老樸對寶庫說,“小孩,戰鬥可以,但我們要做文明人。”

“嗯呐。”寶庫乖巧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