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統統帶走

“姜國!”

文種臉頰微微一抽,他的城府顯然還沒有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失望之色溢於言表。

越已經是小國,但至少臨海偏居,還有發展前途,姜國疆域更小,幾乎是諸侯列國中墊底的存在,且四周都有強國環繞。

早知是小小姜國的王族,何必表現半天,簡直白費力氣。

範蠡目光一閃,卻在觀察顧承的表情,見他對文種的失望沒有絲毫不悅之色,才發問道:“公子邀請我等,自是為壯大姜國,然姜國的人口不到越國的一半,兵力更是不足五萬,無力進取各國,計將安出?”

此世是仙武,人族壽數漫長,如晉、齊、楚都有百萬兵力,次一級的宋、魯、鄭、秦則有五十萬常備軍力,相比起來,姜國整個國家的人口都不及這個數。

正如之前所言,這是硬傷,無論怎樣發展,人口不達標,整個國家的國力就上不去,甚至打了勝仗,都不足以吃下對方的疆域。

而且一旦姜國軍隊連連勝利,展現獠牙,必然遭各方壓制打擊。

你這數萬兵馬,對上人家數十萬大軍,又是四方合圍,沒有地利可守,拿什麽去贏?

唯有大幅度擴軍!

想要擴軍,這就又回到了人口問題。

在範蠡看來,姜國的處境,無疑和他們一樣,陷入了死循環中。

兔死狐悲是沒有的,他們寧願在越國蹉跎,爭取渺茫的機會,也不願意入毫無希望的姜國。

不過既然這位王族提出了招攬,範蠡也想聽一聽,區區彈丸小國,有什麽崛起的辦法。

顧承微微一笑:“如今的姜國,很富有。”

直白的說,就是我有錢。

這不是虛言。

行商不比強國,主要限制就是本錢和渠道,這點姜國都不缺,在魯國自顧不暇之際,已經完全打開了商路,財源滾滾,日進鬥金。

所以顧承現在的情況就是,我對錢不感興趣,但是我很有錢。

範蠡嘆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此非福也!”

有錢有什麽用?

軍隊打過來,滅了你的國家,都是別人的。

顧承道:“有錢,就可以買糧。”

文種忍不住道:“公子之意,是讓姜國百姓人人有靈糧吃,籍此強身健體,然後以區區數萬之軍,橫掃四方?”

這個世界的糧食,分為靈糧和雜糧。

文種在院中種的就是靈糧,常人服用都能強壯筋骨,益壽延年,貴族世子配合錘煉之法,更可改變根骨,變得神力無窮,馮虛禦風。

這種靈糧的原形,是昔日地皇神農坐化時,所留的五谷。

但神農創造獸族,五谷對應獸族的體質,人族並不能直接拿來食用,是用五谷之種進行培育,整個過程對環境要求極為嚴格,每一步都要一絲不苟,容不得半點差錯。

文種院中雖是區區半畝靈田,但價值已經不菲,足夠他和範蠡日常開銷,甚至四處遊說,找尋晉升的階梯。

有鑒於此,靈糧一向有價無市,尋常國家的公卿貴族,都無法頓頓靈糧,想要大規模購買,非得攀上晉齊楚三國的路子不成。

姜國再是富有,也只是相對小國而言,想要以靈糧興國,簡直是笑話。

然而顧承搖了搖頭:“不買靈糧,只收雜糧。”

文種怔住。

雜糧又稱凡食,基本就是給老百姓糊口,全為填飽肚子。

姜國既然富有,為什麽要收雜糧呢?

迎著不解的眼神,顧承微笑:“貴極反賤,賤極反貴!”

文種皺起眉頭,不知其意,範蠡細細品味,卻大是贊嘆:“此至理名言也!”

物極必反,淺顯易懂,但話雖如此,又有幾人能洞察其中的玄機,掌握合適的火候呢?

範蠡對於商道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已是明白:“陳、楊、蔡、徐,姜國周邊的四個國家,近年來都在征戰,因戰事誤了農耕,往年尚有余糧,看不出什麽困境,但如果這些糧食被公子收走,必然造成糧荒,尋常低賤的雜糧,也成了寶貴之物。”

他目光熠熠:“到那時,姜國若能開倉放糧,不僅可得善名,更能吸引各國難民主動投入,不費一兵一卒,不占一城一地,便能解決最大的難題。”

文種一點就透,眼睛也是一亮。

諸侯列國的慣性思維,想要增加人口,要麽就是通過戰爭,掠奪其他國家的土地,那些土地上生活的百姓,自然也就新的人口,要麽則通過開荒賜田,招賢納士,吸引列國移民。

現在姜國走上第三條路,不請自來。

趁著諸侯列國紛爭不休,通過大肆購入雜糧,來吸引難民。

各國都有吃不飽肚子的難民吧?

對於那些強盛國家而言,這些難民都是累贅,可對於姜國而言,則是寶貴的財富。

仙武世界都是地廣人稀,尋常的土地利用率不高,姜國再小,容納數十萬人口也是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