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秦國教(第2/3頁)

然而,他們真正控制的地方,是人們的精神。

大量的人,真真正正的成為了國教的信徒,很堅定的那種。

雖然,平日以來,人們做事、發展,還是主要以朝廷的命令、以及地方的各種勢力為主,但是,在大部分的秦國人的腦海之中,都逐漸產生了一個宗教的概念——國教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而國教的信仰,也被包裝的很好。他們並沒有一個單一的神的概念。

如果僅僅只是一個‘神’的話,在修行世界之中,那可算不得吃香。修士們,都掌握著強大的非凡力量,只要逐步地往上走,雖然艱難,但是只要能夠走上去,就能夠獲得移山填海的能力。在這樣的世界之中,想要讓人們對於‘神靈’這種東西,有太多的崇拜,那是不太現實的。

對於絕大部分心智正常的修士而言,就算是真的有神靈這種東西,修士們也通常往往會將其認知為一個更加強大一些的修士,而很難認為這是一個全知全能的神靈。

而國教的包裝,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將整個教義,包裝成了一種‘道’。

這種‘道’,是一種理念,一種價值。核心概念在於‘秩序’。

國教,並不講善與惡,他們也不介意善人或者惡人。他們更在意的,是‘秩序’本身。

而在國教的推動之下,整個大秦國的律法,在這些年來,逐漸變得細致而嚴格。並且,執行起來,也完全不講任何的人情味,嚴格的按照律法執行。

而從修士到普羅大眾,對於秩序的認可,也在國教的信仰不斷向外的擴展之下,也是越來越深的。

當然,人的天性,不管是普通人也好,還是修士也罷,都不可能完全的遵從秩序。總有心向自由者,或者惡人。他們有的是天生不喜歡這麽難受的束縛,有的甚至是對於秦國制定的一些惡法的不滿。

然而,這種人,不管什麽身份,都遭到了國教的殘酷鎮壓。

對此,國教的處置,向來都是一套手法——先是開除教籍,然後由政府宣布其為犯罪,然後以最嚴格的規矩,來進行處置。

在這種處置之下,大量的人,死亡了。

得到了關於秦國的著諸多的情報之後,陸青總是有一種非常怪的感覺。

重視秩序,這當然是沒有錯的。秩序程度高,就代表著整個社會的組織程度高,動員能力高,整個社會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個度的。

嚴格執行法律,這本身沒問題,然而,法律自身就一定是好的麽?在陸青的理解裏面,法律本身被制定了出來,當然是需要得到執行的。可在制定法律的時候,或許是因為法律制定者考慮不周、或者法律制定者的利益、或者幹脆就是因為時代和社會變遷,讓某些本來不錯的法律,變得不那麽和適宜。

這種情況下,在執行法律之余,也應當要有相應的政策,是可以讓人們去發現、調整那些不合時宜的秩序。

然而,秦國是沒有這種機制的。

有些律法,在陸青看來,簡直是惡法,但這些律法仍然被一絲不苟的執行者。別說違反了,就算是沒有違反律法,僅僅只是對律法表達不滿,也會遭來迫害。

而且,法律在執行的時候,完全按照條文來做,絲毫不考慮事情本身,這當然也是一種惡的表現。

這兩條結合起來,讓整個大秦國的氛圍,是非常壓抑而且恐怖的。

但不得不說,秩序的力量,還是非常恐怖的。

在強大的秩序之下,秦國的力量,是能夠非常好的集中起來的。社會的動員能力非常強,軍隊的組織度很高,間諜很難在秦國的環境下活動。各種監控民眾、監控修士的手段,到處都是,但偏偏這些過大的權力,又會滋生腐敗……

總之,這是一個讓陸青覺得有些不適的國度。

而說回秦國本身。

在大秦宮之中,現任的大秦皇帝,秦尚,換上了一身袞服。

這是作為一個皇帝,最為隆重的裝束了。不僅僅秦國有,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著類似的裝束。由於穿戴麻煩、而且穿起來也非常的不舒服,所以絕大多數的皇帝,都不太喜歡。除非是在一些非常正式的、不穿不行的場合,皇帝們在尋常時候、在私下裏,也不太愛穿著這麽一套麻煩的東西。

秦尚也是一樣。

可今日,大秦國並沒有什麽大朝會、大祭奠之類的活動,皇帝好像也沒有必要這樣。

只是,當下滿面肅穆的秦尚,卻仿佛要去宣布什麽非常重要的決定一樣。

而在他所處的這空空蕩蕩的大秦宮之中,只有一個人,陪伴在他的身邊。

大秦國師,方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