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十四)(第2/3頁)

因為這事兒不好反駁啊,這是他們的先帝那位逾制的“聖宗”創下的“豐功偉績”。

“明國當年的永樂帝五征韃靼,可謂是武功赫赫!我大越尚且不怕,何須畏今耶?!”

黎仁孝說著,步步緊逼盯著鄭公路狠聲道。

“如今明國滇南大亂,正是我大越開疆擴土之時!占婆,我大越都可名正言順的占下來!”

“再搶他滇南五百裏地,即便是明國不忿又能如何?!”

說著,這黎仁孝對著龍椅龍上的黎鏳躬身拜下。

大聲道:“陛下!老臣悉知,滇南東籲亦蠢蠢欲動!”

“若是我大越能與之配合,明國焉敢出兵耶?!”

這話說的,端坐在龍椅上的黎鏳不由得激動的起身:“哦?!你且細細道來!”

黎仁孝見狀,趕緊俯身沉聲道。

“老臣可不是鄭公路這等沒了骨梁的文宦!此番事宜老臣早已派人前往聯絡探聽了!”

黎鏳趕緊走下了龍椅,無比激動的將黎仁孝攙扶起來。

心下感慨,都是父皇留下的老臣怎麽就這麽不一樣呢!

鄭公路也是隨軍征伐過盆蠻的人啊,怎麽就沒有黎仁孝這般的進取心呢?!

朕也想要成就先帝一般的功業呢,可鄭公路卻整日都說明國多麽的強盛。

以至於朕多有思慮,只好請明國冊封而不敢有太多動作。

“陛下,且聽老臣道來……”

黎仁孝被攙扶起來也很激動,他也是老臣了。

當年隨著“聖宗”開疆擴土,也是打了不少仗的人。

事實上,當年主導著大越搶占明國領土他就參與了不少。

在他的娓娓道來中,黎鏳的雙目不斷的閃動。

大明如今是剛剛與韃靼達成了協議,可韃靼人與大明廝殺了多少年了?!

他們之間也不是沒有平息過戰火,比如永樂帝的時候韃靼幾乎盡數稱臣。

我大越怕個他鳥甚啊?!那會兒我們都敢造反,何況是現在?!

即便是韃靼人對他們稱臣了,大明也不敢放松對北方的兵力。

而滇南本身的兵力及其有限,老臣使人到滇南打聽過了。

如今大明都沒有派出軍伍往滇南去,只是命滇南黔國公府進行平亂。

但他們卻派了那位玉螭虎,到桂西去整頓軍伍。

這動作很奇怪啊,按說應該是平叛比整頓軍伍重要許多。

為何卻只讓黔國公府平叛,卻另一邊又讓那位明國皇帝極為看重、有平叛經驗的玉螭虎到桂西去?!

依老臣看,答案呼之欲出:明國的兵力不足。

那位玉螭虎到桂西去,顯然是明國皇帝擔心桂西也會引發叛亂。

所以讓那位玉螭虎去整頓軍務,避免桂西也被帶動著叛亂。

同時,老臣了解到滇南叛亂的緣故。

明國的那位玉螭虎推行“改土歸流”,大量的收歸了黔州土司們手上的屬民、土兵。

因為當時玉螭虎帶著明國的精銳,黔州土司實力較弱不敢反抗。

又有米魯之亂的借口,於是只能交出了屬民與土兵。

甚至那位玉螭虎還順帶清掃了粵北、黔州兩地的大量衛所,將一大群的千戶、百戶罷免抓捕。

雖然後來玉螭虎撤走了,可這讓滇南的土司、土官們心生畏懼。

那些滇南各大衛所也驚懼難寧,生怕步黔州、粵北後塵。

於是此番滇南暴雨、引發災民後,各大衛所縱容之下土官們發動了叛亂。

但他們終究沒有太多的支持,於是只琢磨著逼迫明國放棄對滇南的改土歸流。

沒有真敢進攻春城,導致如今他們在春城前駐紮不走。

“陛下!此番於我大越可謂是天賜良機啊!!”

黎仁孝激動的再次拜下,大聲道:“明國兵力不濟,滇南土司心生叛意!”

“我大越只需支持些許輜重、兵刃糧秣,自有他們為我大越拖住明國!”

“陛下多次請明國冊封王籍,明國各種借口推三阻四好不生性!”

“如今大好機會,我大越名正言順首先吞下占婆!”

“次之還可上書明國,說我大越出兵幫其平亂……”

黎鏳若是還聽不懂其中的潛台詞,他就真的可以去死了。

“屆時朕便可出兵占據西南之地,一個王籍算什麽?!朕要稱帝!要與他明國兄弟相稱!!”

隨著他自己的話語,黎鏳自己都激動起來了。

臥槽尼瑪!狗嗶的明國,朕要個王籍你們都不給。

只給一個指揮使的名號,分明是不將朕放在眼裏啊!還是當作蠻夷。

為此黎鏳氣的在自己的宮裏面砸了好些器物,但無可奈何。

“仁孝公,你以為何人可辦此事?!”

黎鏳目光炯炯,死死的盯著黎仁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