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第2/4頁)

老夫怎生如此命苦啊,這都臨退休要進元老院還鬧出這档子事兒。

亦是在這個档口,張小公爺悄然的將服部姐妹、米魯等人與張誠一並送出了京師。

夜晚的潮白河涼風習習,這處碼頭是調查局專用的碼頭。

邊上一大片的荒地是刻意空著的,岸上的蘆葦將這處小小的碼頭隱蔽了起來。

從外面完全看不到這裏的情況,也因為隱蔽所以只能是乘坐小船離開。

潮白河上會有貨殖會的船在等著他們,到時候他們換上大船即可出發了。

“注意安全,一切小心!”

張小公爺對著四女點了點頭,隨後目送著她們登上了小船緩緩的離開。

服部兩姐妹在船上對著小公爺恭敬的行了一個大禮,米魯則是默默的望著小公爺沒有言語。

田蕾與米魯並肩站在一起,望著張小公爺沉默不語。

緩緩的吐出了一口氣,張小公爺目送她們離開。

“很快,我們就會見面的!”

朝堂經過激烈的討論,剛剛決定從粵北采購米糧調集後通過黔州運往滇南賑災。

亦是此時,滇南再來急報。

初報後數日、十日內,滇南各處雨勢漸大、河川水皆暴漲!

春城、安寧、呈貢、晉寧……等州縣,多處有續慘遭水淹。

多個州府驛道中斷不知其情,有聞白蓮趁災作亂。

更有流民來報,言道多處賊寇趁災搶掠……

同時亦傳出有當地部族,趁機作亂已然有亂象之態。

頓時,朝堂上亂成了一片。

這就不能忍了啊,萬一要真有人趁著這次大災鬧成流寇怎麽辦?!

然而弘治皇帝卻很鎮定,只是命各部尚書、內閣擬定一個章程出來。

隨後便沒有了下文。

而禦書房內,三大學士則是看著調查局送來的急報陷入了沉默。

這是源自於李福達的第二份密報,上面寫著的事情很簡單。

“滇南將反,掌握之中。牽涉甚廣,名單已得。”

而下面的時間,則是在滇南大水爆發之後的第二日。

也就是說,現在很可能滇南已經造反了!

“陛下,猶豫不得了!此番當派大軍圍剿之!”

劉健滿眼怒火,他其實也猜到了到底什麽人牽涉其中。

衛所將撤、黔州頭人們歸順國朝交出權柄,若說那些滇南的頭人們沒點兒想法怎麽可能。

而這些年滇南說實話,好處實際上是不少的啊!

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項,便是——滇金!

南北朝周思纂公作《千字文》,便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之句。

而他的這句話,則是出自於《韓非子》。

其曰:“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采金……”

“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甚眾,壅離其水也,而人竊金不止!”

麗水亦因產金,後被呼為“金沙江”。

古時由來,滇南一地便是產金之地。

然而,便是這產金之地卻從未給國朝貢獻過多少金子。

他們停止采金了麽?!

顯然不是,那金子去哪兒了?!

還能夠去哪兒,自然是落入了各部頭人、當地衛所布政使司那些人手裏去了。

若是從前,哪怕是布政使司換人了也無所謂。

當地衛所都是世襲的指揮使、校尉、千戶百戶,再有當地頭人。

塞他們應得的一份就是了,若是不懂事兒……

那弄不好就得出現一個殺官造反的事件,再砸些許銀錢與國朝言官禦史。

告那布政使一個官逼民反,策動朝廷招安封官豈不是爽歪歪?!

然而,現在禦史言官都嗝屁著涼了。

眼瞅國朝又要將衛所撤銷、將頭人權柄拿下,再加上他們從上到下屁股可沒一個幹凈的啊!

還有那調查局,據說乃集結原廠衛中大批偵緝好手。

且在各布政使司皆有大量眼線,這更讓他們寢食難安了。

還有那劉大夏,那尼瑪個老東西居然要搞“廉政肅貪院”!

而且陛下、內閣及諸部,都答應讓他去弄了。

若是失去了權柄,再給那老家夥的“廉政肅貪院”拿來做敬猴的雞、上任的三把火。

那真不止是自己狗命不保,那是全家都狗命不保啊!

如此算來,不造反的話他們哪裏還有出路?!

事實上當初米魯造反的時候,他們就在邊上蠢蠢欲動了。

米魯一度逃到滇南都有回旋余地,若說這些個滇南的土司們沒想法?!

那怎麽可能啊!

“此事,朕會讓軍部來處理。”

弘治皇帝沉吟了會兒,對著幾位學士們道:“最近政務院情況如何?!”

“還有各部開科遴選,如今取了多少人?!”

提到這個事情,三大學士倒是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