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2/2頁)

考得教諭證、持教諭職者,哪怕是社學俸祿待遇亦同從九品。

每年一堪核評分、三年一部考,合格生源及個人操守品德皆入其列。

連續兩次部考皆得上上者,則待遇提高提半級……

林林總總的說了一大堆,聽得弘治皇帝是如癡如醉恨不得當場就拍案叫絕。

張小公爺則是心裏撇嘴:廢話!能不叫絕麽?!

這特麽是後來大華夏為了掃盲,琢磨很久搞出來的國策。

直白的說,這就是“貧困地區支教”的大明版。

然後某部和師範學院的結合,那都是後世無數人不斷的完善後的結果。

把人員這塊兒解決了之後,接下就說到另外一個問題了。

這個問題就是教材,首先就是現行的教材實在是太過雜亂。

完全沒有說統一的一個教材,很多時候就是下面的教諭們教啥是啥。

張小公爺的意思是要根據社學、縣學、州學、府學……等等,先把教材區分開來。

教材方面肯定是要重新規劃的,啟蒙讀物、縣學進學、州學府學……自然都得不一樣。

這方面自然是需要新設的庠序教諭部重新厘定,並過內閣、弘治皇帝朱批頒行。

其次一條就是書籍課本很多貧家負擔不起,這方面應由往當地任職之教諭統計上報。

再由國朝統一刊印下發,以減少貧家負擔、促進貧家就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