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上)(第2/2頁)

“此最急務,當速行之!!”

專門鄭重其事的召見中書省,而且是在開國的第二年。

由此可見那位朱家的太祖爺爺對於國民教育一事,是有多麽的重視。

只是這位朱家的太祖之後,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四朝,皆不見其下詔興建社學。

於是這導致的便是社學在這四朝內漸漸廢弛,近乎可惜。

當然,戶部的佀鐘自然不可能蹦達出來說:

狗屁!建文至宣德四朝,咱大明的社學就只剩下不足五十之數矣!

這就不是跟張小公爺對著幹了,這是要指摘歷代先帝啊!

而且英宗時確實比較重視,比如河南布政使李昌祺上疏:

“城市鄉村,時俱有社學,近年廢弛……”

“即今各按察使添設僉事,專督學政,乞令府、州、縣官量各轄人戶多寡,創修社學,延師訓之……”

“遇儒學生員名缺,即於社學無過犯,高等子弟內選外,庶得學業易成……”

英宗隨即下詔,令各處提學官和府、州、縣官嚴督社學、不得廢弛!

並提出嘉獎:其有俊秀向學者,許補儒學生員。

正統年禮部辦事官鄭興常獻太平十二策,英宗納之。

隨後諭吏部各處社學,悉令提學官嚴督勸課、不許廢弛。

天順六年再敕諭曰:

“爾凡提督去處,即令有司:每鄉每裏俱設社學,擇立師範,明設教條……”

“以教人之子弟,年一考較,責取勤效,仍免為師之人差役……”

張小公爺看著這些個面紅耳赤的重臣們,嘆氣道。

“師者,國之重器也!怎可輕慢?!怎敢輕慢?!怎能不置一部專事職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