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

“諸位,且請一同參拜謝我大明帝國仁慈聖明弘治陛下啊!”

說著,竟然領著百姓們向著皇宮的方向齊齊跪下行叩拜大禮。

那些無論是得了好處的還是圍觀的百姓們得見此景,亦都隨之拜下心服口服。

這些個百姓們平日裏哪個沒有吃過豪門貴戚的虧?!

多多少少的都被那些個豪奴悍仆、城狐社鼠們欺壓訛詐,很多時候不得不忍氣吞聲。

這回陛下聖明不管他們身份地位一並給全都收拾了,還給苦主們賠了銀錢。

甚至還把這些個豪門貴戚們、城狐社鼠按上高台,逐個審判。

還顧及那些個豪奴悍仆、城狐社鼠們萬一不在家裏,家人遭饑苦給他們派做工月銀子。

這都不算是聖明、這都不算是仁慈,那得什麽算是聖明仁慈啊?!

有這等聖明仁慈的皇帝在帝國、在京師、在大內,大家覺著自己活著才算是沒那麽苦楚。

陛下為自己等人申冤講理啊,懲罰那些個壞犢子啊!

這頭給陛下磕的那是心甘情願、全心全意。

“我們還需拜謝張家小公爺,若無他一力堅持義理衛道這等君子所為,如何能有今日啊!”

卻見幾個舉子感嘆著撣了撣衣冠,對著城外張家莊子的方向深深的長揖到底。

“天下風雲麒麟兒,義理衛道真君子!吾等為京師百姓,謝玉螭虎!”

一眾百姓們頓時恍然,對啊!

剛才那大官兒可不是說了麽,這事兒乃是張家小公爺一力堅持的。

果然不愧是三大閣老都稱贊的“天下風雲麒麟兒”,真真是為我等百姓著想考慮啊!

“謝玉螭虎小公爺!!”

這就不必要叩拜了,百姓們便學著這些個舉子讀書人一般撣了撣衣冠長揖拜下。

拜完了才低聲問身邊人,為何張家小國公要叫“玉螭虎”啊?!

便有那邊上進過學的讀書子笑著解釋,小公爺用號“玉公子”做詩詞話本。

你們這會兒聽那茶樓裏說書人給講的《白娘子》、《天龍八部》便是玉公子所作。

小公爺幼名是“癡虎兒”,這是張家老國公取自北宋王鐘美公《寄洪與權》裏的那句“莫藏牙爪同癡虎”。

原意是希望小公爺收斂鋒芒,癡虎一世安享富貴。

但咱們陛下聖明啊,一早看出小公爺才華橫溢乃國之棟梁。

於是先命三大內閣學士殿前禦考,後又賜字與他曰“螭虎”。

這螭虎則是不同了,“螭虎之士”那是說小公爺武藝高強能征善戰。

螭虎又常立於碑文上,這是善喜文采。

帝後制印螭虎亦是印紐,這便是要護持帝國皇權。

這是咱們弘治陛下說,張小公爺文武雙全要護持帝國皇權莫再藏鋒芒了。

所以啊,這張小公爺咱們也可以叫他“玉螭虎”。

可惜這讀書人的媚眼拋給瞎子看了,這些百姓沒進過學聽他說的雲裏霧裏的半懂不懂。

但就知道陛下誇了張小公爺文武雙全是護持國家的棟梁,咱們可以叫他“玉螭虎”。

那刑部官員看著一眾豪門貴戚不再死盯著他了,這才松了口氣。

好家夥!有些名聲他不能要啊,要了估計得賠進去全家性命啊。

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安穩官就算了,何必要拿自己的狗命爭那個名頭啊。

此時其余的幾個街道也審訊完畢,該罰銀的罰了銀子、該判勞作的判勞作。

五城兵馬司呼啦啦的押送著人往城外去,出城了自然有京營的人接手送往工地。

熱鬧看完了京城的百姓們自然是三三兩兩的湊在一塊兒,熱烈的討論著剛才這巨大的熱鬧。

衙差們則是呼喝讓他們該開鋪子的開鋪子去,該上工的上工去。

然後徑直巡街,比平日裏威風好幾分卻也小心好幾分。

啥這爺、那爺的,啥公爺、侯爺駙馬爺的,可全都逮去工地上吃沙子去了。

自己這得老老實實的辦事兒,莫招惹出啥是非來。

不然,陛下能處置了豪門貴戚、城狐社鼠。

要處置自己這個小小的衙役,自然不在話下。

此時豪門貴戚們也開始發動一切關系,開始向皇宮大內遞話、查消息。

首先便是要將那些被逮去的家人都撈出來,其次便是把推動這次事兒的主謀找出來。

當日之《帝國時報》亦刊發時評,曰《依法懲辦,百姓之福!明君之策!》。

先是贊揚了這項國策,其次則是細致的分析這次行動對於京師百姓的好處。

一眾舉子士人、京師百姓們頓時更信了,必然是玉螭虎推動此次嚴打。

否則,怎麽六部會同五城兵馬司、京營才行動他便知道的如此詳盡,甚至分析的絲絲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