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第4/5頁)

然而在頂尖學科的最上層,華國的青年人才流失卻是很嚴重的。

葉千盈的出現,葉千盈的標志,無疑代表著一個閃亮的信號。

無論在她之後,有沒有人能達成同樣的成就,至少她的存在,就如啟明星一樣給人遙指著信心的方向。

……

很少有人知道,在葉千盈的論文刊登之際,潘大校,或者說,已經是如今的潘少將,曾經來找過葉千盈一趟——

國家之間的較量一直存在,即使沒有戰爭,也會在明處和暗處顯示出他們角逐的痕跡。

作為獨特的、兼具“古國”與“大國”兩個屬性的東方文明,華國一直以來被西方忌憚、貶低而且防範。

“挖你墻角”,就是最直白而最惡心人的一招。

華國能用幾十年補上過去百年的工業短板,但在某些頂級學術的研究上,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要走。

於是有心精進的學子們紛紛選擇出國留學,在外鍛煉自己的學術能力。

不少人當初走出去的時候,心裏也會暗暗下定學成回來報效祖國的決心,然而等他們真的事業有成了,回來卻未必會如最開始想象的那麽容易。

除了其他國家故意的嚴防死擋之外,他們還會被自己的導師和同學苦口婆心的勸說。

有些人甚至會拿著介紹信,一下子被推入一個花花世界,那個世界裏極盡誘惑地許之高薪厚利。

從這些學子個人的角度,他們寒窗苦讀多年,想要給家人一個安定富足的生活,回報自己的家人,慰勞自己多年來的努力,這並無不可。

但,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講……

潘大校說:“我不知道,他們在走進研究所的那一刻,到底有沒有想到過,他們計算出來的某個曲線,很有可能變成現實裏的導彈系統,而武器的彈頭正好對準駐紮在他家鄉的部隊腹心。”

潘少將說這話時語氣平淡,像是已經見過了無數這樣的例子。然而他眼神卻近乎痛心。

在他看來,那些學子們可能有學子的立場——對,沒錯,榮華富貴人人想要,功名利祿人人願享。

那些選擇留在異國的天才,多半會誠實地承認,自己沒有那麽崇高,自己就是為了更好地待遇留下的。

“可是,”潘少將自嘲地一笑:“他們如果回來,難道國家沒有安排他們的去向?”

對於技術人員,國家始終是有優待的。

而對於學成回來的研究者,考慮到他們的學歷和經驗,入職開始就已經預備著加一級。

是的,他們的祖國確實沒有西方一些國家那麽多的福利。

一個人口大國,又是發展中國家,許多省份的GDP尚需要中央貼補,數億人的生活還處在扶貧攻堅的基準線上。

他們不能如西方一般給留學歸來的學子們開出那麽高的待遇。

畢竟,西方的金錢是從全球身上吸取的血液。

而華國是近年來才從舊日的屈辱中一點點站起,建國尚且不足百年,尚未完全洗脫貧窮的印記。

祖國有時候不富裕,祖國有時候沒有錢。

可他們自己國家給出的工資和補貼,也絕沒有太低。

潘少將辛辣地冷笑了一聲:“有時候我看他們滿口都是‘我也有難處,我也要養家糊口’這種托詞,還以為他們下一秒就要被餓死了呢。”

說到這裏,潘少將平靜又難掩辛酸地嘆了口氣。

“沒人會餓著他們,也沒人擋著他們買房買車。他們總說我們沒給他們待遇,其實我們給了,他們也早享用過了一部分。只是學出來後,就忘了。”

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脫貧攻堅,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越頂級的大學就越享受著國家高額的教育補貼。

這些人在出國之前的那些年,固然有他們自己寒窗苦讀的結果,然而曾經被傾斜過的那些教育資源,總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選擇效力其他國度的頂級人才們,固然有自己的苦衷;然而潘少將作為軍職人員,卻也有屬於他的立場。

世間大事,莫過生死。

——就在祖國的邊境,潘少將的同袍們,那些或許才成年不久,面容還年輕的小夥子,每一天都站在危險的最前線。

要讓潘少將說,和那些軍人比起來,難道讓這些學者少買一輛車,少住幾平米的房,就割掉了他們的肉嗎。

他見多了鋼鐵般的意志,便鄙棄軟弱。他常與崇高的品格為伍,便厭惡因利益而忘記故國的行止。

就連葉千盈,當時大學軍訓期間被雨淋了想偷懶,讓潘少將見到,他都在心裏批評了幾句小姑娘的嬌氣。

聽了這一連串的肺腑之言,葉千盈笑了笑。她給潘少將倒了一杯茶水,潘少將喝了兩口,情緒終於緩和下來。

“你猜到我今天來是要做什麽的了?”

葉千盈爽快地點點頭,自嘲道:“我是狗大戶,對這個流程家學淵源,自然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