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3頁)

三兩抽氣聲響起,對徐博義的死外界多有傳言,有說他死在延陵,也有說他逃了,但更多的是傳徐博義死在兗州城外的破廟裏。

這事皇上一直沒攤明,而鎮國公府除了唐五,旁人嘴都緊得很。那段日子,唐五被鎮國公拘在府裏,也沒要到出來喝酒,外頭是探聽無門。

今兒聽鎮國公世子道明,他們才知事竟是這般。

半路截殺徐博義?賢親王神色變了,徐博義忠心的不是恪王。他已沒心情去想為何接應唐逸幽的會是奉安國公了,滿腦都是嚴琦和牡江延河一帶的堤壩再次被損壞的事。

皇上一直以為被誅殺的前平中布政使嚴琦受盡嚴刑拷打咬死罪名,護的是戶部。實則不然,他掌著戶部雖貪了許多,但身為皇室人,很清楚什麽碰得什麽碰不得。

當年築建牡江堤壩時,他的人配合工部算過,總需銀三百七十萬兩。戶部給了三百萬兩,按理這銀子是夠了。可嚴琦有一本私賬中記載,到平中省的銀子只有七十萬兩,這絕不可能。

嚴琦會不會同徐博義一樣?

賢親王眼中閃過陰鷙,因為牡江延河堤壩的事,淩庸墨恨毒了他,把賢親王府盯得死死的。而嚴琦能成平中布政使是他向先帝推舉的,他抵賴不得。

“這就是朕要練兵的理由,”皇帝眉目冷然:“竟有主敢跟朕搶人,朕也怕啊。”

文武百官跪地叩首:“臣等有罪。”

“陳弦、唐嵕、韓逾留下,旁人退朝。”

武靜侯難受了,他娘的,老子混得沒兒子好,說的就是他……還有李駿,只李駿家是閨女。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官員一步三回頭,可皇上愣是瞧不見他們要為君分憂的渴望,終還是出了太和殿。

身形瘦削的韓逾,在被立為武靜侯世子後也夠格入朝了,他是日日不墮。不明皇上為何要留下他,站在兩國公後看向殿上之人。

“韓逾。”

“臣在。”

皇帝眸底晦暗,面上帶著冷笑:“有暗子在試圖接近淑妃,你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麽嗎?”

韓逾心一緊,立時就明了了,看了一眼兩國公回道:“是西北礦藏圖。”曾祖就知道這東西要給武靜侯府招禍,早已銷毀。只沒想到還有人惦記著,把手都伸到了後宮。

“知道了那就是清楚該如何做了,”皇帝輕撚著拇指上的玉扳指:“勛貴都是對大靖有過功績,被記入史冊的存在,朕不想動。”

韓逾緊鎖眉頭跪地叩首:“請皇上允臣三日,臣定查明武靜侯府還有沒有西北礦藏圖。”

“允”

不要怪他多疑,誰能肯定武靜侯府沒有內賊,而當年韓應銷毀的那張西北礦藏圖就是武靜侯府的最後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