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故國神遊(30)三合一(第6/6頁)

乾隆十六年三月十一日,是孝賢皇後三周年忌日,正好在南巡的路上。

從前兩天,他情緒就不好。人也不願意見了,連吳書來都被斥責了好幾回。弘晝請見了三次,都不得一見。

再要見的時候皇後就幫著攔了,“王爺先回吧。最近不管跟皇上談什麽,都談不出結果的。萬歲爺也是人呐,若不是十萬火急非得辦的事情,王爺何不緩一緩?”

這倒也是!這南巡還沒結束呢,半路上就處置積極迎駕的大臣,也確實不妥當,事情就這麽被拖下來了。

弘晝一走,皇後才端了銀耳蓮子羹進去,乾隆擡頭,看了皇後一眼,“把弘晝打發了?”

皇後笑了笑,“和親王也是擔心萬歲爺。”

乾隆點頭,“朕知道。難得他到現在,心思還這麽澄澈。”沒有因為皇阿瑪而生出旁的心思來。

皇後笑了笑,將湯碗遞過去,“趁熱喝了吧。國事繁雜,一路上又舟車勞頓。您不僅得叫天下子民滿意,叫朝臣滿意,還得叫先帝爺滿意。這上上下下這麽多眼睛看著,容不得一點差錯。越是如此越是當保重身子。妾愚笨,不及先皇後姐姐多矣。連勸萬歲爺的話也說不了幾句。只是以己度人的想著,若是先皇後姐姐在世,也是萬萬不會看著您如此自傷的。”

乾隆擡眼看皇後,烏拉那拉氏也不年輕了,臉上已經有了細細的皺紋。她沒有用厚厚的脂粉遮擋,只那麽清清淡淡的妝容,嫻靜而溫柔。以前一直排斥,可最近這幾件事辦下來,倒是覺得也還好。

這一晚,乾隆沒睡,對著孝賢的遺像,又做了一首詩。

“獨旦歌來三忌周,心驚歲月信如流。斷魂恰值清明節,飲恨難忘齊魯遊。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聖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

詩嘛,也就那樣了。林雨桐放下這傳過來的東西,笑了笑。

這首詩裏,這“新琴”指那拉皇後,而“舊劍”指孝賢皇後。

乾隆這是說,並不是繼後不如前妻,而是因為他與前妻感情太深才疏遠繼後的。

林雨桐將這紙箋推遠:看來從這次南巡開始,那拉皇後和乾隆關系有了緩和,而後慢慢進入了蜜月期。

她嘖嘖了兩聲,不置可否。在南巡中途不宜節外生枝的情況下,她和四爺沒有因為乾隆對官員的袒護多做什麽,兩人帶著弘暉,去了江南的織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