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6/6頁)

背靠部隊這棵大樹,辦企業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別的大隊、鄉鎮都能搞起來,沒道理他們搞不起來。

陳福香苦惱地咬住唇:“那搞什麽廠子呢?聽徐政委的意思是上面批的資金不多,而且吧,來隨軍的軍嫂們大部分文化都不高,農村來的很多是文盲。”

於青青想了想說:“其實建刺繡廠還不如建服裝廠!”

“服裝廠?可是,機器要花錢買,布料也要花錢買,咱們上哪兒弄那麽多錢去?另外,咱們蘭市已經有了個服裝廠,咱們這衣服銷往哪兒呢?”陳福香一一指出問題。

但於青青既然提了這個,自然是有應對的辦法:“機器的事情好解決。目前就是蘭市服裝廠裏也沒有幾台大機器,因為大機器咱們產不了,全靠進口。國家外匯緊張,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服裝廠這種非關國計民生,又能將就的單位根本排不上號。所以服裝廠基本上都是靠小型的縫紉機工作,縫紉機很多人家裏都有,可以向軍嫂們征集,算是服裝廠租的,每年一台縫紉機付多少租金,這個具體的標準可以根據縫紉機的新舊程度等等來核算。這樣機器就不用花錢了,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至於布料,咱們蘭市紡織廠就出產各種布料,直接過來買就是,完全不是問題。銷售就更簡單了,蘭市服裝廠拽得很,基本都只出貨給各個市裏面的大百貨公司、供銷社之類的。下面縣城的供銷社、百貨大樓之類的來提貨,服裝廠的人都對他們愛答不理的,有時候還要拖幾天,磨得對方嘴裏都起泡了才出貨。我們完全可以把市場盯緊各個相對偏僻的縣城,這樣一來就跟服裝廠不相沖突了。”

說出這番話,於青青忽然有些感謝以前努力往服裝廠跑的那段日子。要不經常去服裝廠,她怎麽會知道服裝廠如此多的門門道道,又怎麽會想到這上面去。

陳福香越聽越來勁,激動地拉著於青青的袖子說:“青青,我也有個主意。要是上面的撥款不夠,咱們可以發動廣大職工湊錢入股啊,到年底先按勞分配,然後再根據湊的多少錢分紅給大家,你覺得這主意怎麽樣?”她家就還有兩千塊余錢呢!

這主意確實是個好辦法,於青青笑著點頭:“自然可以,這叫群眾集資建廠,集體的廠子,群眾出錢出力,有什麽出什麽,有什麽問題嗎?咱們都是勞動者,不存在剝削關系,應該沒問題!”

兩人相視一笑,陳福香激動地說:“那我下周末就去找衛東哥和徐政委說這個事,爭取早日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