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第3/4頁)

她快步過去,扶住那婦人,盯著她的臉。她表姐只比她大幾個月,卻是滿臉風霜皺紋,蒼老得仿佛有五十歲。

惠長樂見到羽青鸞,也呆住了。這麽多年沒見,青鸞的風彩更盛當年,生育過三個孩子,提刀上戰場平定過天下,年輕得如同只有二三十歲的模樣。她回過神來,俯身行禮,卻被羽青鸞緊緊地托住雙手。

羽青鸞扶穩她,說:“免禮,天鳳宮說。”當即宣布退朝,令人擡了軟椅過來。

裴沖扶惠長樂坐上軟椅,然後陪在她身邊步行。

羽青鸞的鳳駕以遠惠長樂一步遠的距離,兩人約等於並排而行。她問:“你這腿怎麽了?”

惠長樂說:“叫蛇咬了一口,剜肉時傷到筋,好在性命無礙。”她笑了笑,似感慨又似打趣:“陛下還是這麽年輕。”

羽青鸞發現,這麽多年,她還是這麽愛嘴貧。她的心情卻輕松了許多,也找到往日相處的熟悉感。

她進入天鳳殿,等惠長樂坐下後,低聲吩咐句女官。

女官領命而去,不多時,捧了個劍盒出來呈到惠長樂的面前。

羽青鸞說:“這把劍從越公手裏,落到喬世侯手裏,後來又落到喬世侯的夫人手裏。喬世侯夫人被斬殺於城樓上,這把劍便由我一直收著。”

惠長樂聞言頓時猜到這是什麽,她控制住雙手的顫抖,慢慢地打開盒子,就見裴貞的劍靜靜地躺在劍盒中。她的手撫過劍,又再握緊它,拿起來,拔劍出鞘,上面刻著一個貞字。她盯著劍看了又看,收起劍,向羽青鸞說道:“謝謝。”頓了下,又說:“當年的事,讓你為難了。”不得不冒險派兩千騎兵,從南疆一直跑到魯城。

羽青鸞說:“亦是因我而起。”如果不是為了她手裏的天子三寶,越公府也不會冒險攻打朝城。

惠長樂說:“臥牛山起火,朝城失守,不然,斷不叫你為難。好在,勝了。”

羽青鸞看著惠長樂蒼老滄桑的面容,心頭難受,說道:“表姐,我不同你外道,便直言。朝廷如今不再劃分封地,但賜爵。平襲三代再逐代降爵的王爵,或者是世襲罔替的公爵,不知你屬意哪一個?裴顏可襲你的爵位,裴沖可封公爵。”

裴沖先是震驚、意外了下,隨即穩坐如山。這事聽母親的。

惠長樂說:“鎮武侯原為武侯府,這樣封賜,過於厚重,恐遭非議。”

羽青鸞說:“姑婆的血脈,只剩下你了。你是羽姓天家嫡出血脈中,與我最近的一支,當有恩封。從朝城到大野國都城千裏之地,可折算成獻地之功,畢竟路是你們用命淌出來的。裴沖他們是沿著……路上的屍骨找到你們的。”

惠長樂從小跟羽青鸞玩到一處,知道她的性子,於是叩頭謝恩,道:“陛下,我雖為天家公主血脈,卻不姓羽,封王確有不妥。”

封王,前三代劃算。世襲罔替的公爵更長遠,且有非羽姓不能封王的規矩在,封世襲罔替的公爵確實更合適。羽青鸞點頭應允,接下來便根據朝廷的制度,跟惠長樂議定收封的事。

收朝城跟其他封地有點不同,他們是遷到國界外占領無主疆土紮下了根。如今是遷回朝城,還是繼續留下呢?二十多萬人遷回來,勞民傷財,安置都是項極大的花費,且那麽大片疆土不能像天聖長公主那時再扔了。有過朝城撤去的先例,若是後世再有人撤去,重建一個大野國呢?

羽青鸞根據裴曦的規劃定下的方案是將大野國國都定為大野府,建商道、驛站,修建軍驛司,再設駐軍,將大野國疆域納入大鳳朝。

他們有養馬、放牧的產出,但缺絲綢綾羅、鹽、海產等諸多物什。有通商往來,再隨著人口繁延增長和商貿發展,自然而然地就會有人沿著商道旁的驛站形成村落,將這片疆域串連起來。

惠長樂原就是羽姓天家後代,對此自然沒有異議。

裴家,小武侯出身,掙下封地的陸敏還在宮裏住著,誰真要是生出點別樣心思,陸敏第一個得出來把人捶死。

惠長樂沒有異議,但還是要同陸敏商議。

羽青鸞讓裴沖領惠長樂去見陸敏。這是裴家人的事,她不好參與。

陸敏見到惠長樂和裴沖,先是激動了下,待聽到惠長樂告訴她,羽青鸞對朝城和裴家的安排時,愣了好幾息時間,再想不到她家還能出一個世襲罔替的公爵,且裴顏和裴沖都有爵位。

她對惠長樂說,“這些年苦了你了。裴家如今是你當家,你定就好。”她說完,讓惠長樂等等,又回到內室,過了一會兒,捧了個盒子出來,說:“草原那地方苦,你們也沒什麽能掙的。這個拿著,手有余財心不慌。”

惠長樂哪能要老太太的錢財,正在推辭,羽九玄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