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第2/4頁)

裴曦看他大哥又氣又怕的樣子,遞了茶杯給他壓驚,說:“裴沖找到他娘和大哥了,他們遷去了大野國國都,把人家的國都占……”話沒說完,他大哥驚得跳起來,手裏的茶燙到手,估計是怕把茶杯摔了,不顧燙手去接,結果把手燙了,茶杯也沒接住,打碎了。

頓時,他大哥那表情,盯著地上的茶杯,活像碎了幾千兩金子似的。

裴曦頓住,無語地看了眼他大哥,趕緊把手帕遞過去,讓他擦擦手。那手都燙紅了!

裴昶回過神來,也顧不上心疼茶杯……還是有點心疼地又看了眼,問:“找到了?都還好好的活著?還活著?”

裴曦點頭,說:“活著,朝城還有二十多萬人。我就是來跟你說一聲,回頭青鸞會召長樂……鎮武侯夫人商議封地的事。”所以,大哥,這事你別摻和了!他頓了下,又補充句,“娘說讓你辦場祭祀,跟爹說一聲。”

裴昶應下,長松口氣,又連聲向裴曦道謝,激動得曲膝就要下跪。

裴曦趕緊把裴昶扶住沒讓他跪下,然後飛快地溜了。他大哥才叫真的老了!年過半白,頭發也白了,整個人老氣橫秋還……還不如他娘有精神!

裴曦出了他大哥的府邸上了馬車,便吩咐隨侍,回頭再給他大哥送幾套茶具過來。這東西易碎,運輸和用起來的損耗都大,開一次爐也不能只燒幾件,那都是成批地燒。他除了送點給親戚和親近的手下送點,其余的都是自家用。他大哥要是缺瓷器,說一聲就是。

他有點納悶,悄聲問南敏,“我大哥不缺錢吧?”他大哥受裴昌連累,被擼了差使,但在南疆做買賣那些年,可是掙了不少錢財。即使後來產業都交給了小芽芽,手上總是有點養老金的。莫非庶出子女太多,掏空了家底?要不然幹嘛心疼一個茶杯,連手都給燙到了。

南敏說:“想是瓷器金貴,家有萬金也難得一盞。”聽說太女要建官窖做禦造瓷器,那瓷土要從幾千裏外運來,駐守窖場的是羽翎軍,金礦待遇。官窖一開,帝君之前燒的瓷器會比起初代馬鞍還要金貴。畢竟,帝君造馬鞍的時候身份低,那馬鞍有出售賣錢。這個可是帝君賞賜!禦賜之物!他家也有一套,摔著他也不能摔著瓷器。這麽一套瓷器傳下去,後代遇到點什麽事,拿出來能救命。官窖產的,和這些可沒得比。

他委婉地向裴曦解釋了下這些瓷器的金貴。

裴曦懂了。瓷器貴,但糊在上面的BUFF更貴。

羽青鸞當即派出二百羽翎軍去朝城接惠長樂。

惠長樂跟著裴沖和朝廷尋找他們的隊伍一起回到朝城,因為沒有通行令,過不了臥牛山關卡,於是在裴沖通過軍驛司遞了折子後,便留在朝城等候。

軍驛司的快馬傳信送得極快,他們等了不到十天,便等到了朝廷派來接他們的羽翎軍。

惠長樂所帶的大部分隨從都留在朝城,只挑了十幾個親信隨從跟著裴沖和羽翎軍去京城。朝廷如此封鎖朝城,想必有不便透露之處,即使她什麽都不知道,也下令封口。畢竟沿途見到許多作坊,據說都是生產軍械的,一些作坊裏還敲得叮叮當當的。這些透露出去,不知道什麽都觸到朝廷隱秘。因此,她挑的隨從都是口風極緊之人。

來接他們的羽翎軍也沒能進入朝城,只在臥牛山關隘處等著,與他們會合後,調頭往京城去。

通往京城的棧道重新修葺過,比當年修得更加寬敞結實,許多以前搭木架的地方改成了石條,關隘修成的石頭的,上面還抹了青膏泥,整齊光滑,更加難攻。

過了臥牛山,到了魯城地界,隨處可見繁華,幾乎已經看不到戰亂的影子。路上的商隊絡繹不絕,旁邊有許多沿路兜售吃食、貨物、山果、野味的村民。她所見到的人,幾乎沒有打赤腳的,最差的也是穿了草鞋粗麻布衣服,路旁也沒有無人收殮的屍骨。他們遷到大野國國都後,偏居一隅,雖說有牛羊產出,也能種糧食莊稼,但種不了稻谷、缺鹽、黍米的收成也總讓除不盡的雜草禍害了……夠活命,但……窮,日子過得遠不住裴貞在時的朝城。

這麽多年了,惠長樂想起來都跟做夢一樣。

他就那麽帶著人走了,再沒回來。

她騎著馬,到了京城,看著那城墻、城樓,一直走過去很遠,還在回頭看,一行淚,劃過臉頰墜落到塵埃中。

好多次都快熬不過去了,她想想裴貞,再看看還沒成年的兒子,又咬咬牙硬挺著,熬著,熬出頭了。

老天爺有眼,叫青鸞得了天下!她帶著兒子,終於能回來了!

羽青鸞正在上朝,聽聞惠長樂到宮門口了,立即讓宮侍去把人請進來,她自己也步下天子大位走到宮門口,然後就見一個頭發斑白的婦人由裴沖扶著,一只手上還拿著一根拐杖,左腳有點簸,艱難地爬著台階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