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2/3頁)

大鳳朝的畫風,他三十多年都沒習慣。

裴曦吃完飯,羽青鸞和羽焦明還在聊天,一個忙著聽,一個忙著說,兩人的碗裏都還剩下大半碗飯,溫菜的小火炭都快滅了,宮侍上來給他倆換了米飯和小炭爐。

他給羽青鸞夾菜盛湯,開啟半投喂模樣,不時示意光顧著說忘了吃飯的羽焦明吃飯,他倆才終於吃飯完。

羽青鸞現在已經是監國太女,到神鳳殿坐朝名正言順,吃完早飯,帶著羽焦明上朝去了。

裴曦則出宮回長公府忙著處理各種事務,除了生產經營上的事情,還有他跟羽青鸞遷進宮裏的各項瑣碎雜事。他倆的東西太多,且許多都極為重要,跟社稷民生息息相關,好多都是國之大事上的東西,不要說遺失,讓人偷看了傳出去,都可能引起不妥,得自己盯著搬。

他大哥、魯二郎、姜二郎他們進京,總得見見、聚聚。

裴曦出宮後剛到府上不久,他大哥裴昶帶著孫子裴沖到了。

裴昶因為裴昌的事,被羽青鸞罷官致仕在家。到目前為止,南疆還沒有過罷官又起復的事,裴昶罷官後做點生意買賣、經營莊園和帶孫子。他已經過了五十大壽,頭發白了大半,眼角滿是皺紋,臉上滿是滄桑。

裴曦跟他雖然是親兄弟,但一個顯老,一個顯嫩,看起來真像兩代人。

其實,他大哥這個歲數,在大鳳朝已經算是能在家頤養天年的年紀。他這次帶著裴沖進京,只為一個目的——朝城!

朝城是鎮武侯府上下的一塊心病。

雖然羽青鸞和裴曦施實新政,公侯們不再有封地,但朝城是鎮武侯府起家的地方,裴貞的夫人、嫡長子都還在朝城。

越公府攻打朝城,裴曦用人命去填,拖住越公府,給朝城爭取時間,撤到了草原。

他們擔心越公府追擊,不斷北遷,近幾年已經很少有音訊。

當時撤離的時候,有二十多萬人,這些年越公府一直沒有打過去,朝城又囤積有糧食,且畜牧也是主業,牛羊牧群都多,想是能在草原活下來的。

裴昶想帶著裴沖,領著人去草原把朝城找回來。

草原兇險,毒蛇猛獸巨蟒比森林裏都多。水草茂盛,使得獸群都極為壯大,人少了去草原,遇到獸群只有送菜的份,根本頂不住。

這些年,戰奴要麽戰死了,要麽憑戰功晉升不再是奴隸了,羽青鸞打下的地方禁止抓奴隸,導致市面上的奴隸急劇萎縮,現在不要說買戰奴,連莊奴、苦奴都極難買。

鎮武侯府的莊子倒是有些戰奴,但抽調不開,且,要去朝城,那點戰奴頂不了事。

說白了,需要朝廷派軍隊進去。

朝廷動用軍隊,是國之大事,不是被罷官在家養老的裴昶能說了算的。裴家其他人,都有差使在身,更不敢開口請朝廷派兵去找朝城,於是裴昶進京,先帶著裴沖找到裴曦,先私下打聽朝廷現在有沒有余力派兵去草原找朝城。

大鳳朝戰亂,國力大傷,裴昶明白朝廷的難處。他想著朝廷要的沒有余力找,他好斷了念想,或者是自己冒死走一趟,哪怕死在草原,也算是圓了樁心願。要是朝廷能派兵,他想帶著裴沖一起去。

裴曦看看他大哥那蒼老的樣子,說:“你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哪怕是為了在娘跟前多盡幾年孝,也該保養好身子。”他說完,看向裴沖,問:“武藝如何?”剛找回來的時候,還是個九歲大點的孩子,四五年沒見,已經長成個半大的少年了。

裴沖站起身說:“小叔公試試便知。”

裴曦脫下袍子,卷起袖子,跟裴沖活動了回筋骨,幾招便把人撂翻在地。

裴昶一直覺得孫子的武藝頗為不錯,不比他的次子差,結果到他三弟跟前,簡直沒有招架之力。不過,也不奇怪。他三弟自從拜了孫大才當武課師傅,十幾年前就能打過得千夫長,這些年跟著南疆王南征北戰,早晚武課都沒落下,陪練的都是軍中武藝拔尖的大將軍、副將們,他要是從軍,八成也能混個大將軍、門郎將當。

裴曦把裴沖拉起來,領著他回到正堂,對裴昶說:“十幾萬大軍囤在京城,調人去找朝城不難,難的是軍需供應,這筆開銷,我得看能不能湊得齊。眼下大雪封山,臥牛山難過,草原更是全是雪窩子,過不了人,怎麽都得到開春雪化了後再說。”

裴沖脹得滿臉通紅地進屋,羞赧難當地低下頭抱拳服輸。

裴曦當年的武藝拿在貴族公子哥裏面也是能看的,但放到親隨軍和羽青鸞那,被揍得還不了手。裴沖這個年齡能有這個武藝也算是不錯了。

裴曦對裴沖說:“武藝這東西,要麽有個好師傅,要麽有操練的地方。大鳳朝裏武藝最好的,得到玄甲軍和羽翎軍中找。十位玄甲軍大將軍、四十三位副將,每一位都是身經百戰於萬軍之中殺出來的本事。你要是能拜得其中一位為師,畢生受用。”他雖然不喜歡打架,但大鳳朝尚武,風氣、國情擺在這,武藝是安身立命的本事。裴沖能在戰亂中囫圇個兒地把自己和賀七家的孩子帶到南疆,腦子、膽子都夠的,稍微提點下,能想到辦法拜個好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