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2/3頁)

羽青鸞拿下郁城,自然是要推行改制的,不可能由著他們繼續像以前那樣。

郁城是她打下來的,不是主動投靠歸降的,玄甲軍在休整兩天後,便開始清理各莊園。

既然已經開打,且給玄甲成造成如此慘重的傷亡,那便沒有任何談判的余地。

玄甲軍接到的命令是平推所有莊園,披甲人一個不留,戰奴擄為苦奴。

郁城封地大,全部平定需要時間。羽青鸞派出副將們出去打各個莊園練手,多用用戰術、策略、計謀,為將來打喬世侯做準備。畢竟能在武侯封地有大莊園的,要麽是有戰功的披甲人出身,要麽就是從武侯府分出來的,甚至有些就是武侯府的莊園,莊園中能領兵打仗的也是極多的。

玄甲軍在平定郁城各莊園時,城中已經肅清完畢。

羽青鸞按照大鳳律令,誅殺陳緯三族。說是誅三族,老陳武侯在巨木城待得好好的,他的夫人又早早過逝,故此,實際上只誅了兩族。

羽青鸞誅陳緯三族的天子詔書發出去,陳武侯府滿門上下被推出去砍頭。

第二份,參與謀反的其他各家各戶,包括披甲人,她則……落不下筆,找裴曦商議。

參與起兵的士族、披甲人,也都是謀反之罪,都在誅三族之列。

陳緯是封地主,他打南疆,幾乎整個封地在職的披甲人都參與進來了,每一個人都要誅三族,那幾乎……相當於把南疆的披甲人、士族都要殺絕了。

這算是把封地最精壯的那批人,連同他們的家眷、戰奴都算進去,封地會被殺掉大半的人口數,最後只能剩下當少數商人、良民等中下層人員。

裴曦從來沒聽說過,造反還要把軍隊一起誅三族的。

他回想了下之前平叛的經歷,城中的富戶都幾乎都被清了,剩下的也都是跟公侯府沒有什麽關系的,至於披甲人,要麽打沒了,要麽被罰為奴,披甲人的家眷也都被充為奴隸。那些任有官職的披甲人,幾乎都是被殺了頭的。

裴曦對於羽青鸞誅陳緯三族沒意見。陳緯幹的事,那可是葬送了十幾萬人,放過了他家,南疆戰死的一萬玄甲軍夜裏都得來找他。可羽青鸞要是把參與打仗的披甲人也算進去,那得再殺十幾萬人。

大鳳朝以前打仗,打完了,封地幾乎都成廢墟,想這麽幹也沒這個人口,可……這以後是南疆的地界,她把人口都殺光了,二十年都恢復不了。她一旦這樣做,其他封地的披甲人都會拼死反抗。南疆只有幾萬玄甲軍在這裏,必敗無疑。

裴曦的意見是擔任要職的相關人員,一個都不要放過。郁城侯府的披甲人、戰奴,全部算作戰俘,罰去做苦奴,讓他們修橋鋪路,幹上三年就赦放回家,讓他們以及其他武侯封地的人能夠有個希望。

他對羽青鸞說:“背水之戰,哀兵必勝。一旦讓他們看不到活命的希望,他們必然奮起反抗決一死戰。”

羽青鸞說:“理由呢?”她發的是大鳳朝的天子詔書,遵的是大鳳律令,要誅三族,她把他們全部罰為苦奴,沒個正大光明的理由說不過去。

裴曦斜著眼睛看她老婆,見沒旁人,壓低聲音說:“臉皮別那麽薄嘛,臉皮厚一點沒關系的,學學……咳咳……給自己歌功頌德怎麽了?你這麽做是值得誇贊的。”

羽青鸞幽幽地瞥了眼裴曦,知道他是想說她父皇沒事往身上糊BUFF。

她親筆書寫,下了第二封詔書。

按照大鳳朝律令,參與謀反的人都要被誅三族,然,上蒼有好生之德,她出兵是為天下安,是為讓大鳳朝的子民過上富庶安穩的日子,故行特赦,除主謀、要犯罪在不赦外,其余人等,禍不及家眷妻小,罰做三年苦奴,三年後放歸回良民。不過,死罪可赦,然其終歸是有罪之身,故罰沒家產,降為良民,重新登記戶籍、劃分土地。

羽青鸞下達第一份詔書,殺得人頭滾滾,人心惶惶。

城外的十幾萬屍骨,可是讓所有人都知道南疆王的手腕有多強硬,有多敢戰敢殺。沒等他們擔心恐懼太久,第二份攸關他們生死的詔書便下達了,是他們想都沒想到的赦免詔書。

如果是在以前,即使不被砍頭,也會罰為罪奴,女郎們會被賣到花巷,過那被人糟踐的日子,如今他們竟然能被放歸為良民,甚至還能分得土地。家業沒了,全家老小都還在,有自由身、有本事,總能再掙回來。

那些在家裏被玄甲軍破門而入,抄家被抓的人,真就有種死裏逃生的感覺。

許多人再見到大街上的玄甲軍都極為復雜,一方面,被打得挺慘的,家也被他們抄了,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有仁義在。他們甚至在想,如果眾武侯們沒有反,沒有跟南疆打仗,現在的郁城,又會是另一番光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