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2/4頁)

大鳳朝戰亂多年,這是羽青鸞第一次發平叛詔書。

大鳳朝的這場動亂,是天家羽姓後代為了天子大位之爭。一直以來,各路起兵的公侯們都有一種誰打贏誰上位的默契,但有資格參與競爭的,只有天家後代中姓羽的,得數自家祖宗出自哪位天子的。羽青鸞的底氣最足,那是因為她不用數祖宗,她爹就是天子,她是她爹唯一在世的嫡出。

大鳳朝的天家羽姓後代爭贏了,這天下還是大鳳的,還是姓羽。包括羽青鸞爭贏了上位,她姓羽、她的孩子姓羽,她得把她爹的正統延續下去。

武侯聯盟眾多武侯,沒有一個姓羽的,更沒有一個出自天家血脈。他們沒有擁立任何人,卻起兵攻打意圖招攬他們的打拿著天子三寶的嫡脈正統。他們要是打贏了,大鳳朝都要改朝換代,天下都要更名易姓了!

羽青鸞親擬詔書,廣詔天下。

這道詔書給眾武侯們造成的傷害,遠超他們在太城、嘯城之戰中的死傷。

大鳳朝立國九百多年,天子是神鳥後代、受上蒼庇護的觀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不要說其他人,就連羽青鸞都深信她父皇、她,都是受到上蒼庇護之人,甚至覺得是上蒼憐憫他們父女,才將裴曦送來的。

神明的後代參與的天子大位之爭,眾武侯們擁兵自重攪合進去做什麽?

……

穿著金色盔甲的羽翎軍,一隊十人,執天子詔書策馬奔向眾武侯封地。他們在城門口大聲宣讀完詔書,將其釘在城門口最顯眼的地方讓往來的人都看見,之後便轉頭離開。

這次跟以往親隨軍執詔書到各封地抓人不同,以往都是門郎將帶著眾多親隨軍直接包圍侯府、或者是被各封地阻在城門外,宣讀詔書,開打。

這次他們只為傳詔,後面會有大軍一座座城地打過來。

天子詔書傳遍每一座城,武侯府的人想攔截消息都沒有用。

首先,太城、嘯城之戰,戰死太多,他們正在征招披甲人。

武侯府招人,大家聽說後便會好奇去打聽怎麽又招人了。各封地有傳言,武侯聯盟跟南疆王開戰了,說是南疆王過於霸道,要削封地,屠了眾武侯聯盟十幾萬人。

可如今,穿著跟親隨軍同款衣服的羽翎軍帶來天子詔書。天子詔書就貼在城門口,落款是大鳳朝歷代天子代代相傳的傳國天子印,“君天神授”四個字印得清清楚楚。

在大鳳朝,但凡是個識字的都會背、會寫君天說。

天子詔書寫下來的東西,廣詔天下的,那就是定下的沒得改的。它寫著武侯們反了,那就是反了。按照以往的慣例,便該是天子派親隨軍出來。

如今大鳳朝沒有天子,沒有了親隨軍,但有南疆王,有戰鬥力遠勝親隨軍、兩戰全殲武侯十四萬大軍的玄甲軍。

這時候再去武侯府當披甲人,那不是謀前程,那是跟著武侯們謀反起兵、拉著全家去送死。謀反,那可是要誅滅三族的,即使僥幸不被誅滅,也要送去當罪奴挖礦,沒有人能活著回來。

各封地的人,原本還在痛恨南疆王殺他們十四萬人,可轉頭就發現,竟然是武侯們帶著人去造反,反被南疆王平叛誅滅了。

封地炸了窩,武侯府同樣也炸了窩。

這些年,各武侯們一直跟南疆做買賣,擁立南疆王成為大家共同的默契,沒想到事到臨頭,原本說是去談歸順的,卻反了!反了不說,還讓南疆王平叛滅掉了,如今竟然還惹來南疆王下天子詔書討伐。

陳緯離得最近,是最早見到天子詔書的。

羽翎軍把詔書貼到城門口不久,他就知道了,當即令人把詔書揭下來,送到他這裏。不過,消息傳得飛快,滿城傳得沸沸揚揚。

詔書上那天子大印刺得他眼睛疼。

南疆王手裏的天子大印,有時候抵得過天下百萬雄師。

她是承泰天子唯一在世的嫡出子嗣,是天下眾多公侯們不願承認卻不得不認的天家正統血脈。她的父母、三個哥哥都葬在天子陵中,她的陵按照太長公主的規格,就修在承泰天子陵側。

莫說沒有天子,即使有天子,她要代天子攝政也是可行的。不說旁的,去問問那幾位庶皇子,願不願意坐在天子大位上讓她攝政。有一個算一個,做夢都想!

她下天子詔書說他們謀反,他們……真就被定了謀反之罪,麾下的披甲人莫說上戰場拼命,只怕……立時就得棄甲而逃。

陳緯還在想著披甲人逃走的事,便見他的夫人帶著披甲人進來了,把他圍了。

現任陳武侯夫人給了她的丈夫兩個選擇,第一個,夫妻好聚好散,合離。第二個,她現在喪夫,拿丈夫人頭去投城。

她問陳緯:“事情緊急,還請莫要猶豫,即刻做出選擇。”

陳緯說:“兩個嫡子怎麽辦?我死了,南疆王就會放過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