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第2/3頁)

羽青鸞下達作戰命令的同時,還下了條兩條命令。第一條是在裴曦清點核對完傷亡後,由裴曦即刻發放戰死和傷亡撫恤,第二條則是拿下嘯城、郁城後,城中所有一切盡歸大軍所有。

太城和嘯城城小,又被武侯們當成戰場,財物和城裏的人都避走了,郁城,可是陳武侯的封地。老陳武侯跟裴曦做了二十多年的買賣,他家的封地在眾武侯中是首屈一指的富,便是許多公府都比不過。

城中所有一切盡歸大軍,他們不僅能分得土地,城裏的人、錢財、屋宅等所有一切都歸他們。

南疆自成立以來,就在裴曦的主張下禁止擄掠,為此連裴曦的一個庶兄都被抄家砍頭了。可這是打仗,他們打的是敵人的疆土城池,對方給他們造成了慘烈傷亡,這損失自然是要從敵人那拿回來的。

他們還必須讓其他人知道,這就是詐降、降而復反的下場!

降了,再反,大軍和城池,都別想留下。

陳綱就在王帳中,他的手臂受傷,纏了繃帶,但不影響作戰,因此也在出征之例。

郁城,是他家的封地,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也是他父親經營多年的地方,他家在郁城經營了五代。可自從他大哥襲爵就跟他沒什麽關系了,郁城的興衰存亡也都由不得他做主。

他在南疆王的帳下,而他大哥選了條以刀兵相向的敵對之路。

大軍修補了破爛的盔甲,把砍卷刃、砍缺的刀刃又磨得鋒利雪亮。不少玄甲軍的兵器壞得沒法再修補,便撿起戰死的同袍的武器。

嘯城的神弩營接到羽青鸞的命令,當即調動兩千弩兵,帶上床弩、重弩趕赴過來,與大軍會合,休息一夜,第二天大清早隨大軍一起出征,攻太城。

裴曦留下,他有兩項重任,這裏離三叉口近,清理戰場等各項後勤方面的事交到他手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武侯聯盟的大軍總數在二十多萬,即使戰死十四萬,那還能湊出十萬之數,即使其他武侯不願再出兵或者是趕不過來,郁城卻是可能的。

郁城很可能在南疆大軍打太城時,再次出兵打南疆大軍屁股,行兩面夾擊之事的。

裴曦的任務就是帶著負傷但還能動彈的殘兵們清理戰場,堵郁城的援軍。

他老婆可真是親老婆,還真看得起他。

裴曦很愛惜自己的小命,孫密、孫茂要負責從懷城方向出發,打太城,騰不出手來支援他。

好在巨木城是他劃下的商業中心,他在這裏的商隊多、戰奴多,再有虔公府、巨木城、懷城等這些城收編順利,沒有損耗,武部的人招收得齊齊的。

他從各城抽調武部的人來支援,又把自己的商隊調過來,不幹別的,讓這些戰鬥人員堵在三叉路口,占據有利地形,蹲在之前陳緯打埋伏的地方,等著郁城來援。武器裝備比起玄甲軍差得不是一點半點,跟南疆的武部都差遠了,但只需要防守堵路,從山上往下滾石頭還是可以的。這邊的荒山多、石頭多,就地取材都方便。

商隊裏的苦奴派過來處理戰場上的這些屍體。

所有屍體在被燒之前,都要被扒一遍。武侯聯盟大軍的屍體,那是把身上值錢的東西扒下來,回頭要清點成戰利,給軍中的將士們發獎賞撫恤的。人死了,身上的皮甲、銅甲,還是能值不少錢的。

玄甲軍則是埋在旁邊的山上,挖坑掩埋。

有石匠過來給他們刻碑。

沒那人力財力去刻正常立在墓前的大石碑,石匠就近從山裏找比籃球要大一些的碎石頭刻字。

玄甲軍每個人的脖子上都有一塊身份牌,他們戰死後,身份牌會由發放撫恤的人連撫恤帶身份牌一起交給家人。石匠按照身份牌上寫的字刻在石頭上擺在墳前,這樣戰亡者的家人如果想來祭祀遷墳,即使是文個不識字的文盲,拿著身份牌跟墓碑上的字比對,也能有個找的地方。

那些傷勢較重的,需要長久治療的,例如缺胳膊斷腿或者是傷口很深的那種,都由裴曦安排商隊用騾車把他們送去巨木城的醫院救治。

這麽重的傷亡,僅治傷兵,每天的花費都跟流水似的。

好在南疆沒費一兵一卒拿下虔公府、懷城等封地,很是肥了一波,這些開銷還支撐得起。

當初跟裴曦打交道的那位虔公已經過世,如今繼位的是他的嫡長子羽贊。

當年裴曦平叛懷城的時候,現在的這位虔公還是世子,也是親自經歷過裴曦拿城的事的。他這些年一直跟南疆交好,早早地歸順,自己的嫡親弟弟、兒子都送去南疆謀前程去了,對於南疆是怎麽攻城奪地、治理南疆的也都看在眼裏,也是鐵了心要順歸不願跟南疆打仗的。

南疆的條件苛刻,封地有很多老貴族們不服氣,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