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第3/3頁)

如果不是怕掃羽青鸞的面子,他真想把圖還給羽青鸞。

羽青鸞見裴曦翻開圖查看,伸手指向圖上的路,向他解說:“從這裏取道虔公府,只有五百多裏,如果繞道需要多走三百多裏。路很難走,守金礦的親隨軍為了防止有逃奴,沿途設置了很多陷阱,只有山道,沒有車道,運糧都是靠苦奴背進去。”其實有路就已經很不錯了,但裴曦跟大家不一樣,這樣的路落在他眼裏,估計就是天塹險道。

她看裴曦的臉色恢復正常,放低聲音問:“好些了嗎?”如果不是金礦太重要,孩子又太小,沒辦法派來接收金礦,她又有更重要的事,真舍不得讓他遭這罪。

裴曦點頭,說:“沒事了。”疊起地圖,交給羽青鸞,說:“我背下來了,你收好它。”

羽青鸞對他這句話一個字都不信,不過沒拆穿他,默默地收起了地圖。姓裴的成天嫌棄大鳳朝這裏窮、那裏苦、什麽都缺、東西難用,套用他的話說就是“槽點太多,吐不過來。”。反正只要不吐槽她,她都接受。

兩人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大清早,裴曦便出發去金礦。

臨行前,羽青鸞將天子詔書和虎符都給了他。

天子大位空懸,那些駐留原地的親隨軍,認的還是天子詔書和虎符。

因為昨天有人在橋上嚇到站不起身,羽青鸞不放心,特意送他到橋邊,與他一起過了橋。

裴曦這次沒騎馬,步行。他連馬都沒讓帶,因為過了這段以後,再往前走不遠就是山路。他們騎的不是跑山路的矮腳馬,而是高大的戰馬,爬不了山。

他們又要好幾個月見不著面。裴曦挺舍不得,還有點擔心,對羽青鸞千叮萬囑讓她保護好自己照顧好自己,讓她千萬要提防喬世侯出奇兵偷襲。

羽青鸞把他的叮囑放在心上,一一應下,催促好幾遍,裴曦才帶著大軍出發。

雖然裴曦帶有詔書和虎符,羽青鸞也不敢全然寄希望於駐守金礦的親隨軍會輕易歸順。如果情況有變,她得保證裴曦有足夠的力量拿下金礦,而不是陷入危險之中,於是由孫大才、嚴冽跟隨裴曦,再帶上一千羽翎軍加一萬玄甲軍。帶上孫大才,是因為他是親隨軍總教頭,威名極盛,鎮得住親隨軍。

守金礦,共有三位親隨軍千夫長。其中一位千夫長一直都是從嚴世侯府和安世侯府挑人輪崗,這次輪崗的是嚴冽的堂兄,原本三年一換,遇到大鳳朝動亂,他已經守了十年金礦。另外兩人都是她父皇的親隨出身。

十年時間,大鳳朝連天子都沒了,祖廟也踏了,人心生變亦屬正常,為防萬一,多準備些總是好的。

裴曦護她如呵護至寶,她亦想處處護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