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3/3頁)

羽青鸞召聚玄甲軍將領商議接下來的進一步行動。

玄甲軍上下的意思自然是打。那十三座封地都有糧草充足,打下來養得起兵,劃算。至於旁邊的三個大封地,反正遲早都要打的,他們兵勢強盛,武器精良,有足夠的底氣開戰。

羽青鸞問:“拿下另外十三個封地,防線怎麽設?”拿下十三個封地,要守九座城。

玄甲軍的意思就是那九座城,每座城駐軍一萬玄甲軍,不怕他們來攻。

裴曦滿臉詫異地看著這些鐵憨憨。照你們這種分兵法,有百萬雄師都要讓你們拖垮。

羽青鸞扭頭看向裴曦,問:“你的看法是什麽?”

裴曦起身走到掛在屏風上的地圖前,說:“收下那十三座封地後,我們便占了十六城。先將各城的人撤往鹿角、環抱、林原及周邊,將與唐公、敬世侯、耀武侯地界相連的八座城空置,只守最中間的四通城。”

他指向最中間那座名叫“四通城”的地方,說:“四通城,取四通八達之意,可通往各城,南疆大軍駐紮在這裏。不管那三個封地從哪個方向過來,四通城都能出兵阻截。我們在四通城之後,還有花丘駐軍和南疆城防線,一旦他們越過四通城,那麽我們便可從南疆大營發兵,裏應外合,清剿他們。”

“兵出南疆,取十六城,我們先把其中能夠占穩的八座城治理好。”

眾人經過商議,覺得這法子可行。

羽青鸞派出五萬大軍占下四通城,又從周邊新占得的封地調糧到四通城供養駐軍。

那些封地的貴族全部撤到環抱、鹿角、林原三城,至於良民、豪商則由他們自便。

南疆派出五萬大軍震懾住唐公、敬世侯和耀武侯,使得他們不敢出兵來犯,大力發墾、發展民生經濟。

那些投降的侯爵貴族們的披甲人和戰奴都沒了,他們變成良民,被玄甲軍押著舉族搬遷到環抱、鹿角、林原。好在全家老小的命都保住了,家資錢財都還在。

他們抵達押送地後登記了戶籍,買了房屋落腳,待走動起來後,發現情況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壞。

首先,在這裏做買賣很方便,到商務部辦了登記手續,就能做買賣,不需要四處走動打點關系。他們雖然沒了地,城裏的儲糧被玄甲軍搜走了,但各家府邸裏的東西都保住了的,糧食、布帛、稀罕物什有很多,開個鋪子就能做起買賣,周轉起來。再就是,雖然他們被奪了貴族身份,但在南疆謀官只看本事,不看出身。

他們中有很多不占嫡長繼承不了家業的豪商或小商人,家資淺薄,但常年在外奔走行商,見識和本事都不差,見到商務部招募人才,提出來的招募要求自己似乎也合格,抱著試試的想法去了,結果竟然被錄用了,回來就有了官身。

侯府嫡三子,沒爵沒蔭,弓馬出眾,武部招人,抱著試試的心態過去,第一天的文武初試都過了,試用三月,三月後要是能夠通過正式考試,便能在武部任職,雖然是從最底層的武部差役幹起,但他們學過貴族文字,本事樣樣不差,比起那些戰奴出身的人,有極大的晉升優勢,努點力,前程必然不差。

這對不能繼承爵位的那些貴族子弟來說,簡直就是意外驚喜,命保住了前程也有了奔頭。

至於自己的嫡親大哥沒了爵不太開心,他們只能勸其想開點,好歹命保住了,侯府嫡長子的本事也是樣樣不差,不如趁著現在到處都是機會去搏個前程。

侯世子們中,想得開的,放下自己曾經擁有的尊貴身份跟其他人一樣去謀前程出路,想不開的,激端點的有自盡的,也有頹廢的。

大家都在忙著投奔前程,就連府裏的女眷都忙著開鋪子、謀官身、學本事,沒空搭理那些萎靡不振的。

到處都在傳,誰家不起眼連娶妻都困難的嫡幼子考得官身,又或者是誰家的庶子承包了什麽大工程,不僅拿到了預付款有了錢,還領到了鐵鋸、鋤頭等鐵制工具,一夜之間翻身。

封地和爵位沒了,損失的是侯爵和世子,對於其他人來說則成為了想都想不到的大美事。

忙碌中,一轉眼到了三月中旬。

坐鎮花丘的羽青鸞臨盆在即。

裴曦跟在她身邊,可以說是寸步不離地守著。

羽青鸞的精力是真的好,挺著那麽大的肚子,依然每天跟玄甲軍將領和各部官員議事,半點沒有自己是孕婦的自覺,以至於,她生老三,也是在議事廳中發動,再被女官們匆匆擡回到產房。

三胎,生起來超順利,兩個時辰就生出來了。

裴曦陪產,被羽青鸞生孩子的速度驚懵了。

沒多久,老三抱了過來,是個兒子,小小的一團,也看不出像誰。

早在羽青鸞懷羽九玄的時候,承泰天子就已經起了一長串名字給孫子孫女們備用,老三的大名早起好了,叫羽金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