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4頁)

羽飛鳳,天天窩在鳳駕裏,不想下車。

外面冷!

天寒地凍的,鳳駕上只有手爐,連個炭爐都沒有。

大軍走得慢,他去野地裏拉屎拉尿有失威儀,還凍屁股,只能吃喝拉撒都在鳳駕裏,苦不堪言,他還只能忍著。

入冬,天空飄起了雪,那些身著單衣打著赤腳毫無禦寒衣物的奴隸成批地凍死。

羽飛鳳並不在意,因為隨著糧食的消耗,並不需要這麽多的奴隸運糧,奴隸死了,剛好還能省下點糧食。

朝廷大軍過境之後,沿途,全是凍死在路旁的奴隸。

靠著篝火僥幸活下來的奴隸白天晚上都凍得瑟瑟發抖,面色青紫。

越公見狀,照這樣下去,奴隸得全部凍死,找到羽飛鳳,提議買點劣等毛皮給奴隸們禦點寒。

羽飛鳳得給越公面子,於是讓他找毛皮商人征用。

親隨軍接到命令,打聽到哪有賣毛皮的,直接給人抄了家,不要說囤積的毛皮,連家眷財物都給人擄走了。

毛皮商人祖祖輩輩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家業,一夜之間,讓親隨軍們給掃平了。

封地主眼睜睜地看著替自己打理買賣的親戚遭難,貨物錢財戰奴都被擄掠走了,卻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咽。臨了,還得向羽飛鳳敬獻厚禮,送一批糧草,再派兒子帶著披甲人隨著出征,以換取平安。

……

羽青鸞在南疆收編了投奔來的門郎將和親隨軍。

門郎將的官職不變,所帶來的親隨軍仍舊歸他們統領,其家眷隨從,如果想留在南疆的,就近安置,如果想去鸞城的,則按照遷往鸞城的正常手續辦理證件再遷過去。

朝廷大軍帶人來襲,羽青鸞需要增兵備戰布置防禦。她在南疆建立南疆大營駐紮親隨軍,同時按照新的募兵制度征召披甲人入伍。

按照大鳳朝的制度,那些親隨軍的兄弟兒子需要等到他們戰死或傷退後,才能補他們的缺進入親隨軍,或許是花錢買進去。如今新的制度下,可以直接報名參加選拔,身份來歷審核過關沒有問題,再參加完簡單的選拔項目,基本上就可以入營。

選拔標準,第一,家世底細,防奸細。第二,年齡在十五至三十五歲之間。第三,有力氣、跑步、攀爬跳躍、武藝等硬性考試,還有幾項文考加分項。如果武藝成績不理想,文考有加分,達到標準照樣能過。

武藝考試對他們這些世代當披甲人打仗出身的人來說,比起晨練武課還要輕松,還不用自己掏一文銅錢就能有個待遇極好的正式武職,一個個樂得喜笑顏開。

羽青鸞湊齊四萬軍隊,正式命名為玄甲軍。

她將門郎將孫大才從鸞城調來擔訓練大軍的總教頭。她將周敬、雷巖兩位門郎將調回鸞城駐防,將鎮守鸞城的親衛軍數量擴至一萬人,由周敬和雷巖各領五千人。

雷巖和周敬一樣,都是披甲人出身,沒有封地,舉家來投。

新招來的玄甲軍全部安置在新軍大營,等待孫大才到來後再統一進行編隊和操練。他們訓練合格能夠上戰場後,才會分配到各個門郎將麾下。至於原本跟著幾位門郎將一起來的親隨軍,也都要進行編隊操練。

那些都是親隨軍中的精銳,百戰之士,聽到要操練都覺得不可思議,但羽青鸞下的命令,又是孫總教頭來訓練他們,所有人都沒有意見,絕對沒有意見。

孫大才帶著一百名貼身保護他的親兵來到南疆大營,一起帶來的還有裴曦從武庫裏調撥給他的新式鐵制武器,長刀、長矛、鐵盾。

新鮮出爐的鐵器呈黑色,泛著金屬亮澤,刀刃磨得雪亮,不過比起銅甲總是少了幾分耀眼亮色。

孫大才帶來的那些親兵是按照新的編制配備的。他來到南疆大營,在操練前,先跟大家露一手。他挑出一百名精銳,讓他們去攻擊他的一隊親兵。

一隊十人,新編制,新武器,四人執長矛,六人左手盾右手長刀,拿盾和大刀的,將盾牌抵在外面,環成一個圓形,將執長矛的人護在中間。長戟攻過來,盾牌抵擋,長矛則從盾牌的上方或縫隙間伸出去刺向對方。如果對方靠近,長戟揮不開,但長刀施展無礙。

裴曦造東西向來良心,他造出來的武器都是全鐵的,最多就是為了舒適度和實用性,會在刀把等地方加點皮鞘,絕對沒有偷工減料。

長矛連杆都是鐵的,長刀的刀身寬且厚,刃磨得鋒利,能一刀把銅戟杆劈斷。

盾牌長刀,很有效地克制住了長戟,鐵器又碾壓性地克制住了銅器。

長刀砍在銅甲上,把銅甲都砍碎了。長刀卷了刃,但沒斷沒裂,依然可以用,不需要像銅器那樣回爐銅鑄,戰後找塊石頭好好磨磨就成了。

因為是操練,不可能真取人性命造成傷亡,打得沒有戰場上那麽激烈,但那砍斷的銅戟杆和砍裂的銅甲,帶給人的震撼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