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3頁)

裴三郎怕羽青鸞炸毛,不敢說他在灑狗糧禍害劫信的人。

……

打下懷城,再加上裴三郎加碼,戰爭的天平傾斜,原本拖延戰事的公侯們不想成為下一個虔公府,都在加緊拿城,並且大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抓奴隸和燒帶不走的宅子家具,而是先封城門圍堵造反的大貴族和依附貴族們的士族豪商家。

破城之後,拿下貴族繳獲世代積累的財物,收獲比抓奴隸大得多。即使有些貴族表面光,也能有座大宅子一些充門面的金玉器物。一件禦賜金器、一塊好玉佩,比抓幾百個奴隸都值錢。

如今朝廷上下都知道虔公府把六座城打成空城,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大家都心知肚明。

若朝廷戰敗,自是無妨,但朝廷勝了,天子有銅錢精那女婿給他源源不斷地往京城運錢糧,如今國庫盈豐,仗越打越富。

他們擔心被天子惦記上,不敢再把城收刮成空城,都學著裴曦打懷城那樣,撈大的放小的,錢財俘獲比以前豐,城池休養兩年就能恢復,交出來也好看。

太禮府收城時,還能給評個優等,朝廷嘉獎時還能多免些歲貢,或者是再多兩個蔭官給嫡出子嗣。

到年底的時候,福棲城破,閔公火燒閔公府後自盡了……

土墻房,公侯府的院子又大,除了主院著火外,火勢並沒有蔓延開。

公侯府裏很多人自盡,包括城裏的貴族、士族豪商們。

大鳳朝第一累世公侯府,又占著礦鹽的利,裴曦在查抄閔公府的時候想到一句話,“和紳跌倒,嘉慶吃飽。”

朝廷各方捷報頻傳,裴三郎不需要再趕往下一個戰場。

這個世界的交通讓人無力吐槽,他趕過去,黃花菜都涼了。就像瑞臨長公主,上京城為居狼前線要錢糧,等要到錢糧,走到半路,居狼國都撤兵了,仗都打完了,想想也是挺慘的。

裴三郎不想當第二個瑞臨長公主,世界那麽大,他還想去看看。

鐵礦的事,他沒敢說,但其實有點眉目。

大鳳朝所有的奇石商人都把他當成肥羊,他那裏收集到的各種石頭多到自己只能認出極少的一部分,那些石頭裏就有含鐵量超高的赤鐵石和磁鐵。

是一個奇石商人在大鳳朝的版圖外找到的,跟他說是飛石。

他聽說的時候,還以為是科幻片裏那種懸浮在天空的飛石,結果見到的是磁鐵被赤鐵石吸過去。

奇人商人發現赤鐵石的地方,在大南邊,離他二哥的封地有一千多裏,是一片比他二哥的封地更偏遠的不毛之地。

正常嘛,鐵礦上面,植物很難生長的。

他接的詔書是打通鹽道,天子沒規定他是打通哪裏的鹽道,給他便宜行事之權。

他連戰場都去攪合了兩場,天下各路公侯們都把他當成替天子巡視造反平叛的了,見到他都特乖巧,沒有任何人覺得他東遊西躥有什麽不對。

不過,事情得做全,不能留人把柄,他晃蕩歸晃蕩,差使繼續幹著。

鹽道通了,鹽怎麽賣?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去京城買鹽。如郁城、懷城那一條道上的所有城,都在鹽道上,不能把鹽拉到京城,再去買了運回來,於是要設定海鹽批發中心。

例如巨木城。它能夠輻射到周邊的月城、依山城、豐城、裕城、歸鶴、飲馬,有商業的便利,就可以把它設成批發中心,鹽運到巨木城,周邊的城去它那裏買鹽就可以了。

裴三郎沿途走,瞧著城池地形合適的地方就劃一個海鹽批發中心。

大家剛經歷過鹽荒,而海鹽的產地現在只有一處,鹽賣得再便宜也是大家都每天要吃的東西,隨著腌制品的普及,鹽的用量劇增,那利潤也很可觀的。商隊來買鹽,多少又能拉升當地的經濟,且裴三郎走到哪,他的買賣做到哪,頗有種財神爺到訪的意味,各地公侯們相當給他面子。他就順便把各地的公侯們都見了見,之後就晃出了國。

孫大才都傻了,曦公怎麽出了大鳳朝國境,還是往這麽荒蕪無人煙到處都是毒蛇猛獸的地方去。

裴三郎體驗了把奇石商人尋找奇石的神奇經歷。

在原始森林裏翻越高山淌過河流,最後抵達了大海邊。

他覺得如果有船,他都沿著海岸去到他二哥那。

這邊海域除了沒有人,到處都是毒蛇猛獸,超贊的。

他站在海岸邊的大巖石上,能夠看到遠處有很多的島嶼群,算是plus版千島湖。

這裏的水質清澈,屬於淡水與海水交匯的地方,旁邊有一條從大鳳朝流淌過來的大河。如果開通水運,往返大鳳很方便的。

從海邊到大鳳朝的邊疆,翻山越嶺,一個多月的路程。如果修通路的話,其實只相隔幾百裏,十幾天的路程。

土壤肥沃,都是腐植層,河流眾多,降雨降也足,看植物的茂盛程度就知道了。溫帶氣候,挺舒服的。這裏沒有人煙,主要是樹木太茂盛,缺少工具,砍樹費勁,但山不高,地還算平,把森林裏的樹砍了,種莊稼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