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4頁)

裴三郎討價還價,“十把內不需要了吧,萬一我呈報了,最後工匠卻造不出來,會鬧笑話,我會很沒面子。”

黃司掌問:“造不出來?”

裴三郎說:“就如越公改巨弩。我是木頭機括易壞才改成銅鑄的,這才造出了弩。越公造巨弩,銅機括壞了卻沒有比銅更堅固的物什用來代替,造不出巨弩。如果我想造新物什,也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又上報了,會臉紅羞於出門的。十把,超過十把,我絕不私造,必將圖樣和造好的打樣一並呈送司馬府。”

黃司掌不敢做主,告訴裴三郎此事需要上報,便告辭了。

裴三郎送走黃司掌,又取出十口戶外鍋給百夫長。

百夫長連連推辭。

他們在親隨軍大營,每日操練相當辛苦,雖然每日吃細糧,肉食卻不多,五日才能吃上一頓肉,每人只得半掌大薄薄的一塊。他們到三公子這裏後,只每天清晨操練一個時辰,之後便是陪著三公子出行或是在府中休息待命。府上每日兩頓正餐,大米飯、饅頭、肉包子、菜包子、肉餡餅、炊餅、千層餅等,各種新鮮吃食換著花樣上,每日還有大骨頭湯,湯裏加上野菜、菌菇、豆芽,那叫一個香。不時的,三公子隨手就是一兩貫賞錢,讓兄弟們分。

這不是三公子收買他們,鎮武侯府的夥食就是如此。府裏的管事以及得三公子看重的奴仆都是這樣的吃食。誰的活幹好、事情辦漂亮了,三公子擡手就賞,不管是門仆還是跟在三公子身邊的小廝都有,管家和管事們的賞錢比月錢還高。

他們接到這差使,腰上的肉肥了一圈,一個個兜裏都揣了不少銅錢。

百夫長深知他懷裏匕首的貴重,收得戰戰兢兢。

裴三郎說:“收下。這可是好東西,過了這村可就沒了這店。”俏皮地朝百夫長眨眨眼。

百夫長會意,感激地向裴三郎道謝,收好裴三公子送給自己的煮鍋和匕首,把那十口煮鍋分給跟隨他一起來的十夫長。

十位十夫長,正好一人一口。

鍋很小,卻是銅鑄的,式樣新穎,是貴族使用的貴重物。十夫長們喜難自禁,連連向裴三郎道謝。

裴三郎笑笑,朝他們拱手,謝過他們保護他日常出行,又朝著皇宮方向行了一個大禮,說:“你們是陛下的親隨軍,前來保護我,是我的福分。”不管親隨軍們的出身高不高,他們是天子親軍,他就不能怠慢。況且,他得罪的人那麽多,小命還指著他們保護。該花的錢得花,該送的禮得送,該謝的人也得謝。

他上了馬車,把鑄出來的匕首和戶外鍋給司馬、望公和義公送去。

司馬府管著他的馬鞍買賣和冶煉作坊,要是卡他一道,他想在冶煉作坊裏鑄口鍋都難,更別提鑄農具、匕首。別看他們三五天就過來查冶煉作坊,卻是在不違制的情況下給他大開方便之門。太內司管著皇家內院和內供買賣,他還欠著望公三萬兩金子沒還。義公,就是姜二郎他爹,天子刻詔,明裏暗裏沒少幫他們。

人是互相的,得人家的好,得領人家的情。上下嘴皮子一碰說句不輕不重的謝謝就算完了,不是那麽回事。

這個時辰,還是坐衙當差時間,裴三郎先到司馬府把煮鍋和匕首給了司馬,告訴他:“配套的,煮鍋、食具。”

司馬看著那一尺多長、短劍般的匕首,擡眼看向裴三郎:你家的食具這麽大的呀。

他拿起匕首,拔出鞘,盯著仔細端詳片刻,擡眼看著裴三郎:食具?

裴三郎說:“這叫匕首,這鍋叫戶外煮鍋,都是狩獵時用的。煮鍋,燒水、燉肉。匕首,切肉,如果遇到野獸近身,可救命。”他還演示了下,要是有野獸把人撲倒,這時候長戟根本揮不開,長刀沒辦法拔出鞘,這個就剛好。“有血槽,有鋸齒,戳進野獸體內再一扭一轉,那就是手腕大的窟窿。”他露出自己養得白胖的手腕給司馬看手腕大的窟窿有多大。

司馬:遇到近身行刺也很好用。

他不由得多打量幾眼裴三郎,心說:“難怪天子要下旨無詔不得離京。”他收下匕首和戶外煮鍋,道謝,“多謝你了。”頓了下,又問:“巨弩當真沒辦法了?”

裴三郎說:“除非找到比銅更結實耐用的。”

司馬說:“若你找到比銅更結實之物,煩請告知,我必為你請功。”

裴三郎很是為難,“我不知道世上有沒有這等物什。”他說完便要告辭。

司馬知道不能勉強,又問他:“可願來我司馬府當差?”

裴三郎飛快地說了句:“告辭!”長揖到底,一溜煙跑得沒影了。

望公在宮門口見過裴三郎,便左腰別著匕首、右腰掛著戶外煮鍋,懷裏捧著一套匕首和煮鍋,去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