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2頁)

工匠在捏陶泥時,裴三郎從旁指點。

工匠按照裴三郎的要求捏好泥,又再用細竹篾一點點修改陶模,直到裴三郎滿意為止。

黃司掌在旁邊觀看半晌,對裴三郎無話可說。都說鎮武侯府窮,竟養出個奢靡成性揮金如土的裴三郎,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裴三郎其實就是把身邊的人都支使得忙成陀螺,他自己閑得只能折騰這些物什,眼巴巴地等著朝廷清點查抄的那些公侯府上的財產,等著要買地。

他想發展農耕,連工具都造好了,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不能離京,他在京城沒地。他想買地,京城周邊的土地全在大貴族手裏,都是不賣的。唯一能買地的時候,就是等有人被抄家,之後朝廷才會放出部分抄來的地賣。這賣地還搞競拍,價高者得。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朝廷的效率極極低下,被抄家的人又多,僅公侯府就有三十多家,到現在還沒清點完,自然就沒地賣。

那些被抄家的地,朝廷還派人去秋收。也是讓他無話可講。

這年代的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很落後,他到七歲的時候,文化課就上完了,只剩下每天上一個時辰武課,其余時候自由自在地野生野長吧。

於是無所事事的裴三郎閑得?就又去折磨木匠雕麻將,再把石匠磨好的圍棋連同木匠造好的棋盤,以及一幅畫在大塊絹布上的圍棋棋盤,連同用毛筆字寫在絹布上的圍棋規則一起送去給望公。

圍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遊戲,策略型,相當燒腦,最適合達官顯貴和宮裏的那些人了。

他對圍棋的了解僅限於小時候電視上看過幾集教下圍棋的節目,只了解最基本的那點東西,高深點的,一概不知。

反正他把自己知道的那點貨掏出去,其它的就讓玩的人自己去開發吧。

轉眼就到八月了。

冶煉作坊把造好的匕首和銅煮鍋送來了。

這種款式的匕首,他們是第一次造,血槽難開,鋸子難做,把這些做出來還得不影響到匕首的堅固程度,不能輕輕一掰就斷了。於是,這匕首造出來比他削的木頭匕首厚了一倍,長度也增加了一截,中間很厚,邊緣磨薄,很是鋒利。它的握把長六寸,刃長八寸,全銅一體成型,僅用銅就是兩斤多。握把上纏一層軟牛皮帶增加手感,佩上皮制刀鞘,將近三斤重,配在他的腰上跟短劍差不多。

不過這匕首比他預想中要漂亮得多,即使放到他上輩子,那也是做工精良的工藝品,如果能夠留到後世,妥妥的博物館文物。流線形的匕首,雕刻有精美的紋路裝飾,那鋒利的尖端和刃以及血槽都透出犀利不凡。

百夫長在旁邊眼睛都看直了。

裴三郎超滿意,超喜歡,當即別在了腰上,賞了管事一百文銅錢,告訴他,再造十把。

有匕首在,銅鍋就被襯得有些黯淡,但也是款式新穎金燦燦的稀罕物什,他吃飯的時候就用上了。

然後,吃完飯,他的鍋沒了,他的匕首也沒了。

他老娘,鎮國夫人,說得出他上輩子那些無良家長的話,“兒子,我幫你保管。”啊……不敢呸,娘喜歡,兒子理當孝敬給娘。

於是鎮國夫人連句假假的推辭都沒有,笑納了。

裴三郎又讓冶煉作坊再造二十口戶外鍋……當飯盒用。

八月初五,他八歲生辰。

這年代的孩子,過三歲、七歲、十二歲生辰,滿了十二歲就不算孩子了,十二歲以下的其它生辰不過。他都做好不過生辰的準備了,結果他老娘派人來送了身新衣物給他。那針線活嘛,全府最差,沒有之一,針腳長短不一、參差不齊,他看這針線水平就知道縫這衣服的人肯定是穿針走線只圖速度不講質量。敢把這種針線水準的衣物送到他跟前來,除了是鎮國夫人出品,不作第二人選。

裴三郎美滋滋地穿上了,跑去告訴鎮國夫人,有點小,穿著緊。

鎮國夫人拉過兒子看了看,然後才發現,自己的兒子看著瘦,結果衣服底下全是肉,那叫一個壯,整個人實測比目測寬了一圈。當人娘的,衣服縫得醜就算了,連兒子尺寸都弄錯了,有點不太好意思。她清清嗓子,說:“我給你改改。”

我娘縫的!裴三郎捂緊衣服,不讓改,穿著小了一號的衣服浪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