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林川柏從首都回來了, 俞向安:“這次是什麽事?”

林川柏,“我老師想讓我去他的一個項目,我拒絕了, 在那邊幫忙打了兩天下手,打架的事怎麽樣?”

俞向安:“已經完全解決了, 你兒子跟被打的章途飛章同學還成為了朋友, 不打不相識。”

林川柏了然:“男孩子的友誼。”

俞向安笑了笑:“我帶著他們去賣包子了, 還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林川柏:“賣包子是讓他們吃點苦嗎,什麽好消息。”

俞向安:“我去長瑤藥廠那裏打聽了一下,經營不善, 現在還能撐, 但是如果上面的人還不改變,撐不了多久了。”

林川柏也有好消息:“我新研制出的口服液,對小兒發燒效果不錯, 差不多可以進入臨床了。”

國企大肆裁員不是這個時候,但一些工廠經營不善是八十年代就有了, 不過因為政府扶持, 還有銀行貸款,一直苟延殘喘。

林川柏想要做一家平民藥店, 他沒有研發什麽大病重病的藥,他自己私底下研制的全都是一些日常的藥品, 比如感冒藥,退燒藥, 碘酒, 涼茶等等,只在學校研究所有參加一些大病重病的項目。

日常藥這也算是他的一個執念了,在穿越之前撫養林川柏的老道士有一次生病了, 去醫院花了不少錢,沒治好,最後有人介紹了一款很便宜,沒什麽名氣的中成藥,治好了。

他對這件事情印象很深,他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藥進入家家戶戶。

對他的這個想法,俞向安表示支持:想做就做。

不說能賺多少錢,能收支平衡就好。

沒多久,羊城這邊就多了一個名叫王永樂的大姐,以前家裏是開武館的,因為家裏出了些變故,就出來外面找活幹了,俞向安讓她來這裏陪著兩個孩子,林亦寧是女孩,有些事情,女的比較容易有話題。

這個年紀,別人輕易也不會說閑話。

*

李全福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莊稼漢,他種了一輩子的地,在建國之前,他跟著父母給地主家種地,後來新國成立了,沒有地主了,他跟著其他村民種集體的地,聽上面的分配幹活,又後來改革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分田到戶,他給自己家裏種地。

種地是他唯一會的、也是賴以謀生的職業。

給集體幹活和給自己家幹活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地,之前的收成是一百斤的話,分給個人以後,可以收到一百二十斤。

李全福現在很滿意,但是他的孩子大都不願意種地,越來越多的人跑出去外面討生活,每個月拿工資,他的孩子也出去了,留下孫子孫女,到了農忙的時候才會回來幫忙。

那也沒關系,他們能照看的過來,他以為日子就這麽過去了,但他沒有想到,他都到了這把年紀了,還能拿工資。

有個大老板承包了一大片地,有田地、有山地,也有沼澤地。

這山說起來,剛經歷了火燒山,不知道是誰勾起了火星,燒了好幾座山頭,現在這幾座山頭就被承包了下來,租了挺長時間的,然後聘請他們幫忙收拾。

收拾出來之後,挑選有經驗的人種地,李全福看著待遇,試探性的去報名了,別的不敢說,種地,他還是有自信的。

結果出來,他被選中了。

被選中以後,他每個月也是能拿工資的人了!

而且就在家門口。

家裏的地還有老婆子,還有孫子孫女,這日子太方便了。

跟他一樣的人不少,這山頭不是一個村的,三個村都有份,也有其他村的人被聘用,還有外地人過來,他們有的會養魚,有的會養甲魚,有的會養羊,有的會養兔子……

每個人擅長的地方都不一樣。

做了幾個月,李全福想讓自己的孩子也回來,在外地打工做什麽?

不如在自己家門口打工。

能拿工資,還能顧著家裏。

俞向安是逐步投入的,一口氣全部鋪完,資金壓力太大。

山頭一點點清理,先清理出來的部分按規劃。

這山頭有的種果樹,有的種的是經濟木材。

李全福氣認識一些,用來做家具很受歡迎。

這些是急不來的,比如果樹和經濟木材,種下去不可能今年明年就能收獲,俞向安打算把這裏打造成一個放心後廚,後生那麽多不知道加了什麽添加劑的食材,哪裏有自己種的放心。

“招商引資”,這是一個熱門話題。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尋求外來資金注入,盤活經濟。

只要願意去那邊建立廠房,帶動收入,提供大小不等的優惠。

有的願意減免稅收,有的願意免費或低價提供土地。

只要廠房建起來了,那麽就會有工人,當地的就會增加收入,有了收入,才能做其他的事。

白石縣想要引入外資,但是這地方不是什麽交通要道,只有一個火車站點,也沒有什麽自然資源,想要招商引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