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晚來天雪(第2/2頁)

紀鑒就是低空掠過的那種,女帝的考較是“合格”,聽說優和良的都有,讓他很忐忑。

“前日已述職過了。”桓彝微微一笑,“女帝覺得吾還算不錯,調我入建鄴,協管事物,這才急急購了家宅,帶著家小來此,也因要得急,這才費了不少積蓄,暫時買不了車馬。”

紀鑒瞬間就檸檬了,看桓彝的目光便充滿了羨慕嫉妒,這至少是得到了優的評價,才能如此啊。

他不由得言不由衷道:“這也太沖動了些,城中宅子價格甚貴,不如租住一宅,何必傾家去買?”

桓彝摸著胡須,笑而不達,倒是他身邊的夫人抱著兒子,微笑道:“夫君聽說城中將要建學,那宅子早買了,也方便稚兒求學不是。”

因著這消息,城中宅地價格猛漲,他們家也是托了關系,這才買著。

紀鑒於是更羨慕了,他家在城中也有宅地,但離著築學之地甚遠,受不得熏陶。

桓彝當然也看出這一點,便轉移話題,感慨道:“這不過兩月,城中風貌大是不同啊。”

以前街頭乞兒成片,賣兒鬻女者已經有專門的集市,如今不過數月,棚戶爛瓦不見,街頭乞兒也幾乎看不到,聽說是女帝手下招人築新城區,凡是去做活的,不但給吃食,還給棉花禦寒。

這卻是讓冬季不知少了多少會凍餓而死之人。

紀鑒也點頭:“陛下治理天下的手段天下文明,連海外也知曉,前些日子,我家在廣州的船隊,還聽說萬裏海疆之外,都有人獻土於陛下,卻是真真的名揚四海了。”

“哦,閣下在廣州也有船隊?”桓彝驚訝道,“原來你是丹陽紀家。”

紀鑒終於找回一點面子,笑道:“不敢,我這江東小族,原只是依托周沈兩家,小打小鬧罷了。”

“不知船隊如今收益幾何,聽聞如今大家都在尋求入海的門路?”桓彝也是有點水平的人,否則也不會被調到中樞來了。

“嗯,是北方異人,建議我等入股海船商隊,”紀鑒說這到事,很是愉悅地道,“如今海商繁華,很多大船都建起來,交廣兩州皆是夷地,若是能將其化為熟地,教化百姓,不但是大功一件,也能運來無數財資,遠勝土地產出。”

更重要的是,如今有南方耕牛和犁的改革,讓耕地的人減少了,多出的人若是直接放了,他們總覺得可惜,但若用到海上,無論的捕魚還是送貨,都是要人力的地方,很多有世族都願意摻上一手。

“如果能入礦山水利道路,豈不更有利?”桓彝問道,這些也都是女帝向來喜歡退行的政績。

“那也要進得去啊,”紀鑒有些不悅地皺眉道,“那些異人,說我們什麽‘安全意識不足’,大多不要我等參與,便只能入海了。”

還有更重要的話題他沒說,按異人們的說法,若是海運坐大,將來未必不能在海外圈占土地,立以國家,把在這裏享受不到的特權,在海外享受。

當然,這些可能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但家族興旺,本就要從自己開始,總不能全指望兒孫吧?

“原來如此,聽說南邊又新開了許多茶園?”桓彝不動聲色地打探道。

“南邊茶樹甚多,北地又需茶,自然便多種了,”做為江東地頭蛇的紀鑒隨口答道,“尤其是山越夷人,他們那邊多山少地,難心耕種,茶與藥材是他們少有能用來的換鹽糧的東西,聽說江州和廣州的山蠻還和那個孟靜深合作,每年產的茶,都被她包了,唉,北方茶道,如果能摻進去,那就是天下大的賺頭啊。”

聽說一袋茶葉,在北方草原就能換一匹健馬。

“山越夷人,可是因此聽話許多?”桓彝若有所思地問。

“豈有,”紀鑒搖頭,“聽說許多夷人為了爭得茶樹,相互攻伐,很多被分而化之,還有的被驅逐出山,成了那孟靜深手下的山蠻士卒,連當年的寧州女刺史李秀都在她手下效力了。”

桓彝心中一凜,心想那李秀姑娘果然也是有心人。

兩人又說了些這數月的變化,這時,紀鑒拱手道:“家宅已至,不如使君前去小坐?”

桓彝婉拒道:“多謝相請,然如今家宅剛遷,諸事煩多,還是改日吧。”

兩人於是約定了時間,相互告別。

紀鑒走後,桓彝逗弄著兒子:“溫兒,看為父為你前程,連車馬都賠了。”

他夫人瞬間拍開他的手,嫌棄道:“你手冰,小心冷到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