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我愛種田

天很熱了,知了的叫聲都一陣一陣的。

一行人走在渤海郡去清河的路上,他們戴著遮陽的鬥笠,打著綁腿,手拿刻有尺度的木杆,頻頻引得過往民眾注目。

“啊,平時工作要去野外風吹日曬就算了,沒想到在這裏還要搞水文勘察,”一個玩家拿著鬥笠扇風,重重吐了一口氣,“我不行了,我要去吹空調,換人換人。”

說完往樹下一閉眼,再喚不醒。

領隊的玩家看著這位新來的六測玩家,冷笑了一聲,沒有去扶,甚至還攔住了旁人。

“怎麽了?”有人問領隊。

領隊是修過上黨漳澤水庫的優秀水利玩家,聞言只是拿手杖指了指躺倒玩家的手邊。

眾人定睛一看,大驚失色,那裏居然有一條黑白相間的蛇尾。

一瞬間,領隊周圍的人就跑到了百米開外。

領隊嗤笑一聲,拿棍子挑起了那條蛇,亂棍打死,再用棍子把玩家翻過身來,檢查有無被咬。

數分鐘後。

玩家們用了急救辦法,各出厲害手段,但是收效甚微,這個玩家沒有醒來。

領隊還用他教育周圍的人,告訴他們如今這邊的野外非常兇險,休息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環境,據統計,亂去野外已經有上百人領過貢獻獎勵了雲雲。

眾人聽得都很認真。

然後,然後當然是錄視頻了,親自遇到領貢獻的機會可不多。

……

蒼秀兒的坐在一張地圖前,認真地審視著,這張地圖非常巨大,其中的水文資料極為細致,都是水利玩家們上山下鄉,精心勘測出來的。

沒辦法,如今的華北華中的水文和兩千年後大不相同,在東漢治理黃河之後,黃海安寧了八百年,至宋朝時,才因為關中地區開墾過度,泥沙淤積成懸河,而開始長達千年的家暴。

後世,黃河有淤平原本的河道後,奪泗水入海,泗水無法流入淮河,便形成了微山四湖;奪淮河河道入海,淤平淮河故道後,形成了洪澤湖,歷史上的“大野澤”、“巨鹿澤”、八百裏梁山泊,都是被黃河推平的。

所以北方要取水,首要解決就是關中不能開墾太過,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泥沙源頭。

嗯,這個暫時不用管,關中的土地已經荒廢百余年了,如今匈奴還在為爭關中和當裏的豪強索綝打得天昏地暗呢,聽說植被甚是豐富,想找當年的良田都不容易。

第二就是水道,華北這邊的水其實不少,但分布極不為不均勻,尤其是太行山東邊的一帶,有河流經過還好,沒有就是純的望天田,必須修築堤壩蓄水。

修築的堤壩平時蓄水,到農事時,才放水到各地田壩,水多越深,蒸發損失就越少。

蒼秀兒算了一下,如今只要兗州沒有戰亂,那麽從太行山東邊到山東這塊,基本上都是她管理的土地,按狗策劃的補充算法,只要是他們管理的土地,那麽糧食不管是在普通人手上,還是在她手上,那都能算成她的成績。

與其現在去找不知道幾年才能培育出來的良種,不如直接興修水利,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一但水源足夠了,那麽至少這個活動裏,加個名次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就是人口,兗州這邊良田荒蕪,就流民成群,需要盡快恢復生產生活,這樣多出來的糧食產量,也算是她的。

第四,當然就是她的對手們。

肖妃不足為懼,她把自己草原上的後宮都殺了也增不了多少肥,種不出糧來。

嚴江更不用擔心,他養貓打野哄人是一流的,但種植嘛——連種子怎麽催芽都不知道。

孟嵐是個勁敵,但廣州那地方太小了,想開墾梯田那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需要幾輩人精心護理照顧才能出梯田作物區。

最麻煩的,還是遼東那家夥……

-

遼東,郡治襄平城。

扶余國王子依玄穿著絲衣,學著晉人束發戴冠,坐著牛車,帶著扶余國特產的山參與禮器,前來求見遼東太守。

但是希銀不在。

年輕的王子甚是忐忑。

他記得父親臨行前的囑托,讓他一定要通過遼東太守向渤海公朝拜,只有這樣,扶余國才能重新得到中原王朝的保護,在白山黑水中生存下來。

依玄當然是謹記的。

從他出生開始,就沒有見到父親那麽虔誠的模樣。

他們扶余國在遼東的東邊,聽去渤海郡的人說,那邊的異人稱扶余國的位置叫“吉林”,是非常富饒的土地,但依玄一點不那麽覺得,不像中原這邊,二月就開始融冰,扶余國的冬季非常漫長,冬天極為寒冷,每到冬季,就會有大量的老幼凍餓而死,種的大麥和粟米產量都很低,他們更多是以漁獵為生。

但是國內的特產很多,山林野貨,野獸皮毛都能養育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