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安居樂業(第2/4頁)

劉曜等匈奴將領逃到數十裏外的新函谷關處,才堪堪停下,收攏敗軍。

這時,前軍將領呼延宴過來的問接下來該做何打算。

呼延宴先前曾經被徐策俘虜過,後者利用他大破石勒後,非常說話算話把放了他和侄兒,這次沒有想到又遇到了徐策,簡直就是克星,他是不太想再攻下去了。

他看劉曜包成了個棕子,臉色慘白,於是勸道:“將軍,如今我等已擒得晉帝,又攻占洛陽,大功已成,城中財物又被王彌掠走,如今便是再攻破其城,也僅是得一空城爾,徒耗兒郎性命,既已達成目的,不如便先退回平陽,請示上命,再做打算。”

現在的情況就很尷尬,洛陽那地方,情況太復雜了。

北面是上黨,南邊是王彌,東邊是石勒,西邊是司馬家的關中王,哪邊勢力占了洛陽,都要被周圍的人敵視,就是他們占了,也占不久,只能退回來。

只是如今明明是大勝,得了晉帝,卻被上黨之軍橫插一腳,太讓人憋屈了些。

劉曜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如今他傷重,就算想討回場子,也有心無力,只能大罵了一番,放下狠話必報此仇後,帶兵回師河東。

晉帝則被他們一起帶到了平陽。

徐策收攏洛陽殘兵,看著這殘破的城市,嘆息一番後,讓人把東西收拾一下,準備將城中剩下的幾萬百姓帶去上黨郡安置。

上黨如今南方那塊已經開墾的很不是錯,很多人去了潞城做工,農業人口下降,急需補充,這些就正好。

只是……

徐策站在洛陽城的西明門處,凝視著這就算殘破不堪,也依舊氣勢恢弘的龐大帝國古都。

這是漢魏的重新修繕過的舊城,歷經了無數戰火。

做為華夏定都時間長達一千五百年的地方,洛陽就地勢來說,真的是一個好地方。

它北依邙山,又有黃河天塹,南邊有伏牛山和熊耳山,西接崤山和中條,東望嵩山。周圍有八關護守,且都是函谷、虎牢這樣的雄關,極是易守難攻。

最重要的是,這裏水運強勢,有八水環顧,南北通達,供養的起數十萬的非農人口。

然而,再雄偉的關隘,都要人來守啊。

如果人再多一點,北方的底子再厚一點,他就可以守住這裏,甚至把周圍的石勒、王彌一一平定,只要天下安穩了,就不會有那麽多人死去……

“將軍,可以出發了。”段文鴛走上城墻,打斷了青年的思考。

“好。”徐策有些不舍地看著這座城池,點點頭。

沒關系,很快,他就會回來。

……

晉帝被拉到匈奴都城平陽後,匈奴皇帝大赦天下,改了年號,同時把晉帝貶為平阿公,沒事就去調戲人家,問著“我當年見過你,你不記得我不?”“你們家為什麽兄弟相殘啊~”之類的話來裝逼,還讓晉帝穿仆人的衣服給他倒酒布菜,讓那些被一帶過去降臣們哇哇大哭。

這些消息在匈奴的宣傳下,很快傳遍四海——但,四海沒有怎麽震動,大家對這事其實都心知肚明。

別的不說,洛陽失陷這事,完全是各方坐視造成的,西邊的南陽王是東海王的弟弟,根本沒有救皇帝的意思,南邊的瑯琊王也坐視皇帝死掉,當然,上黨也是一樣的選擇,如果各方稍微積極那麽一點點,晉朝也不會爛成如今這個樣子。

司馬炎靠篡位曹家得到帝位,自然怕的別的權臣把自己做的事情再回饋一次。

於是他死前大肆分封宗親諸王,其實也是料到了將來自己的白癡兒子當不了皇帝時,哪怕內亂,上位的也是司馬家的子孫,肉爛到底是在鍋裏。

他猜到了開頭,沒猜到結局,同時也深刻地給後世上了一堂“為什麽說分封制是不可行的”的現場表演,成了歷史肯定秦始皇立郡縣制的反面教材,時常被拖出來鞭屍。

上黨敢出兵去救皇帝,雖然沒有救出來,大家也都很感佩地罵了聲傻子,然後紛紛贊了並州和冀州的忠義。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有人提議打到平陽去,救出晉帝,但大家都只是說說應該去,就沒有一個人動彈的。

各地大多方鎮如今都想的是,皇帝你能不能早點死,你不死我們不好立新帝啊!

就洛陽失陷後的一個月裏,大將軍苟晞立了晉帝的侄兒為皇太子,說是受了晉帝的重托,立了一個行台(臨時政府),但他的地盤太小了,只有一個縣,沒人一個人聽他的。

而幽州王浚也立了一個皇太子,立了行台,但這皇太子是誰,連王浚的家人和手下都說不出來。

而上黨這邊也遇到了麻煩。

按王室繼承權,皇帝是要從血源相近的宗室裏挑。

晉武帝司馬炎一共有二十六個兒子,孫子輩更是快成了百人隊,然而在八王之亂、劉聰、劉曜的幫助下,不算已經成了俘虜的晉帝,如今只剩下直系三個兒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