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4頁)

忽然有個冷靜的服裝商外國人重新答道。

節目組編導這回點頭,“對了,你可以去那邊吃東西了。”

一群猝不及防再次被搶走機會的嘉賓:“???”

為什麽啊。就因為你是做生意的,數學特別好,所以才答對了嗎。但是七只羊是什麽歪理,你怎麽算出來的。

這位京味的服裝商外國人看出來他們的疑惑,也沒等節目組要求,就主動冷靜解釋道:“因為咱們國內的地鐵不給吃東西啊。”

咱們國內,地鐵禁食。

一群嘉賓:“………”

痛苦,原來不是數學題,而竟是普法題。

這真的不離譜嗎。

他們再次紅著眼,只差流著不甘的淚水,看著冠上法治公民標簽的服裝商嘉賓,用端牛排的姿態端走了鹹豆漿泡油條。

只見他優哉遊哉地端起奶白濃香的鹹豆漿,大聲地呷了一口,發出“嘖”的一聲。然後才慢條斯理地撈起泡在豆漿裏,切成了塊狀的小油條粒兒,痛痛快快地咀嚼起來。

鹹豆漿的調味特別微妙,既提升了豆香味,又不喧賓奪主,完全不會蓋住它本身的豆味兒。

不像有些做得差的豆漿,腥味重,又讓人只能喝到鹹味。還有一些甜豆漿,味道淡得不行,純靠加糖增味。

至於油條的口感,那就更是微妙。漂浮在豆漿中的油條,外表炸得金黃焦脆,撕碎了泡一泡再吃,內裏空洞的組織柔軟而含有豆漿汁,酥軟而濕潤,還沒來得及泡軟的地方則非常有韌勁。

豆漿油條兩者一結合,簡直是完美。

服裝商外國嘉賓舒坦地嘆了一聲,跟同樣在吃東西的東北學霸外國人眼神一交換,明白了,來互相換著吃,嘗嘗不同的味道。

幸好他很有規則意識,沒一會兒就反應過來了。真香。

於是他學著前面東北嘉賓的炫耀法,“地鐵禁食,讓出行更文明,哎——懂了吧。”帶著地域口音的“哎”字是精華。

餓著肚子在對面遙遙相望的嘉賓們:我們有一句F○○K Y○○,不知當講不當講。

……

有了前兩組成功答題,吃到東西還拉仇恨的嘉賓,剩下的嘉賓更加努力了,而且也開始摸清節目組的套路,正確率越來越高。

節目組,“第三題:你們知不知道哪種生活方式最容易致癌?”

雖然答案天馬行空,沒給選項,但可以確定這是諧音梗沒錯了,“我知道了!是宅!”

“答對了,過去吃吧。”

小籠□□薄肉也鮮嫩,咬破皮像尋寶,忍著燙迫不及待地吃到最鮮美的餡心,滾熱辣的湯汁刺啦一下流出來,滿嘴肉香。

“第四題:公共廁所,哪個國家的首都。”

穿著潮流的英國小哥皺眉舉手,“等一下,我抗議,我覺得這道題問我們不太合適。”

節目組,“倒也是。那換一題,你們知不知道,茉莉花、玫瑰花、百合花哪朵花美麗?”

英國小哥:簡單。還不是考誰更中國通,“茉莉花,因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還唱出來了。

“對,去挑一碗吃了吧。”

金黃金黃的麻糖鍋炸,配紅甜筋糯的糯米糖餃,都屬於費點牙口的甜口炸物,也虧這是個美國小哥一點也不膩味,還能吃得一臉享受。

他是真的覺得甜脆香韌,咬一口溫熱的紅糖就順著嘴角流出來,舔一舔甜到心裏,簡直是太好吃了,恨不得一天三頓。

有了美食的激勵,嘉賓們過五關斬六將。

他們每答對一道題,都仿佛是一次大型的吃播現場。平常上節目,最多也就吃幾口,不餓就試試味道就扔下了,這一次卻是一吃起來就忘懷,並沒有很在意鏡頭。

這一期節目錄完,所有的外國嘉賓都感到了史無前例的滿足和亢奮,回酒店之前還依依不舍地跟編導和道具組說再見。

“和你們合作得很開心,節目組設計的內容很有意思,我相信這一期節目播出一定會火的。”

“說真的,你們準備的小吃又一次刷新了我對中式料理的印象。”

他們當中有的人是企業家,有的人是留學大學生,還有的是自由撰稿人,不管是什麽身份,來華時間都不短,少說也有三四年了,在各自的小領域算是小有名氣。

因此其中九成的人還上過不少其他節目,或是本色出演一些外國人龍套。

上鏡期間涉及到吃的內容,他們錄制過不少了,雖然有冠名商打廣告、道具組提供、嘉賓自備分享之類的各種豐富形式,但說實話,很少在鏡頭前吃到過什麽真正的美食。

畢竟他們小小的咖位在那擺著,頂天了算是半個圈內人,想也知道待遇不會太高。

卻沒想到錄制這一期新年特輯,節目組給他們準備的吃食很好吃,也不枉編導們設計了奇奇怪怪的問題,要闖關答題才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