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利刃(第2/2頁)

俞星城擡袖掩住半張臉。

俞菡轉頭,向俞星城交換了一個眼神,而後陡然哀叫一聲,眼一翻,裝作驚嚇過度,朝俞星城的方向暈倒過去。

俞星城連忙一把扶住她,也將衣袖蓋住了她的臉,俞菡微微睜開眼睛,比口型道:“我就應該多紮幾下。”

這事兒,最終沒有鬧到台面上來。

鮑家把這丟人少爺領了回去,江道之也沒有過問,只聽說這少爺只在家裏躺了一日多,便奄奄死去,家裏甚至沒請醫修來給他補命還魂治一治,更別提臨死前給他一點止痛的藥,就讓他在痛楚和驚嚇之中死去了。鮑家拿席子扔進臨時買來的棺材裏,扔到外頭給無名屍體與貧農用的公墓去了。

也是,雖然沒上台面,但所有人都知道了鮑家少爺把那話塞進少女臥房裏的臟事兒,世學學府是多少貴家子弟聚集的地方,這事兒都成了全京師的笑談,連太子都覺得面子受損,有幾分難堪。鮑家但凡稍微顧忌一點祖宗顏面,都不可能讓他進祖墳。不只是名字從家譜裏去了,連他親爹都無顏上朝,竟然自請左遷了。

雖然大部分人其實也猜得到,俞菡絕不是認錯了老鼠而拿簪子去紮,而是故意要那鮑家少爺死。

但人家在自個兒閨房裏,想怎麽揮舞簪子就怎麽揮舞,誰都怪不到她頭上去。反而她一直說是老鼠,還見到鮑家少爺之後一暈,把自己這個無知少女的形象死死把握住,哪怕是舌頭能揮舞到門頭溝的長舌婦,也說不出俞菡什麽不是來。

俞星城沒管後續的事兒,但明顯的,世學學府內對於俞菡議論明顯少了太多,更多的是恐懼與溫和。

俞菡裝了幾日受驚沒來之後,繼續無事一般來上學了,而她似乎比之前更遊刃有余了。俞星城也漸漸意識到,俞菡在慢慢改變,不像是以前那樣容易彎折的傲氣,而是外在愈發柔軟多變,內心那把刀卻磨得愈發鋒利。

而俞星城已經不止一次看到溫先文對俞菡避之不及了。

但溫先文也在這事之後沒多久,稱病回家休養了。俞星城看到了太子身邊的人,似乎都陷入了某種緊張的情緒中,她想,自己的計劃似乎成功了。

其實也不能說是計劃,因為溫先文與其父,確實是兩頭抓兩頭都想要,他們既想要加入太子這一派的陣營,又不信太子會有能活著跑出皇帝五指山的那一天。而皇帝與溫家一直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如今溫家分裂,皇帝似乎並不在意,與兩位內訌的溫家“家主”都有接觸。

這就讓溫家的兩派,都有了向皇帝獻媚的想法,而溫先文與其父,就將太子這麽久以來的許多事,都事無巨細的告知了皇帝。

但皇帝未必多想聽,以他的性格,怕也是冷笑著嘲諷溫先文。

溫先文其父並不怎麽能猜透皇帝的脾性,在皇帝曾經打斷過他的報告後,他竟然以為是皇帝不想讓他當面講,回家去寫了個洋洋灑灑的厚折頁本,搞得跟政府工作報告似的遞交給皇帝。

皇帝過兩天叫溫先文之父過去了,當時坐在蒲團上,拿腳上的鞋和那厚折子,一並扔在了溫先文之父的臉上,只罵了一句“連狗都不會當”,就走了。

溫先文之父這才後知後覺,手抖的拿著那折子回家想要去燒。可溫驍聯絡府內舊識,拿到了幾片沒有燒幹凈的碎片。

那幾片碎片其實並沒有什麽太重要的內容,但宮內是沒有藏得住的事情的,皇後又還在後宮,太子應該很快就得知溫先文面聖並且被皇上拿鞋扔了。再從從溫先文借來的書那兒看到了這幾張碎片,以太子的聰穎,自然能認出來這是溫先文其父的字跡——

一切就等著太子快速的聯想出真相了。

俞星城認為,以太子的出生環境,對於這種懷疑只會擴大,而永遠無法再相信。

處理掉溫先文,更是削弱太子實力重要的一環,小燕王甚至找人去模仿了溫先文的字跡,寫了一版給其父提供消息的信,並且找人從世學學府送往溫府。俞星城不知道這信中具體的內容是什麽,也不太清楚太子是如何攔截下這封信的。但溫先文第二日便沒有再來學府了。

其實這一些事也有些刻意,太子或許也可以想到,是小燕王想要跟他在暗鬥削弱他的勢力,但溫先文與其父將他的事情透露給皇上,這是從宮中很多人嘴裏都能問到的事實。

太子確實無法再去相信溫先文了,這不代表他不想和溫家再合作了。他本意是稍稍懲戒溫先文之後,且使得其父自辭,而後再捧溫家同一派的另外一位長輩。

可太子如何都沒想到,自己不過是怒斥並威脅溫先文之後,溫先文第二日,就被發現死在了東宮向城外通路中的溝渠裏。

死態可怖,甚至可以說連全屍都沒撈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