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2頁)

聽對方說明來意,韓端留下了對方帶來的《桃花扇》,又寒暄了一番,才起身送對方離開。

國子監是有負責審核書籍的責任,不過韓端來金陵幾個月了,也沒什麽書非要經他過目才能印,是以他沒太關注這方面的事。

聽負責人說得慎重,韓端草草把晚飯吃了,拿起那本《桃花扇》看了起來。

韓端自幼好讀書,許多人都誇他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他從不自誇,卻也沒否認外面的傳言,有個天才名聲在哪裏都吃得開,他又何必去澄清那些神乎其神的說法?

比起普通人,韓端看起書來確實很快,記性也比尋常人好,別人要看上大半天的書他只須一個時辰便能看完。他坐在燈下把《桃花扇》看完,掩卷嘆息起來。

這個故事在講香君的命運,同時也在講一個王朝的命運,無怪乎國子監那邊拿不定主意。

韓端垂下眼睫,燈光在他臉上落下淡淡陰影。從小到大,他都被灌輸一個思想:中原是我們的根,我們總有一天要收復中原。

可惜隨著他漸漸長大,才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就連身在那個位置的當今陛下,也不一定還懷有收復中原的想法。

韓端定定地看著手裏的《桃花扇》。

他選擇來金陵,為的就是集聚一批有志於收復中原的文武官員。等他回朝之日,他需要徹底掌握在朝中的話語權。

這條路不好走,他的一些打算在許多人看來甚至是大逆不道的,可只有掌握了絕對的權勢,才能讓朝廷上下真正為他所驅使。

這本《桃花扇》來得到巧,臨京那邊他不敢保證,至少在金陵城,他可以保這本書順利刊行。

等這本《桃花扇》傳到臨京那邊,想來該看的人都看過了,想銷毀不讓人看、不讓人傳唱也來不及了。

韓端收起國子監那邊送來的樣書,連夜寫好答復意見,又叫人擬了帖子明日一早送去定國公府和寇府。

第二日一大早,徐昭明和寇承平都收到了韓端下的帖子,說是邀他們過府一敘。

徐、寇兩家情況與韓家相似,家鄉都在中原,算是比較堅定的北伐派,韓家向來與他們交好,兩家子弟自然也是有往來的。

不過韓端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與徐昭明、寇承平這種在外名聲荒唐的紈絝子根本不是一類人。平時徐昭明他們與韓端打交道都是跟在家裏人後面去的,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收到別人的帖子!

徐昭明乍一聽著韓端給自己送帖子,還有點不敢置信。

徐昭明拿著帖子翻來覆去地看了老久,興高采烈地跑去找自己兄長說起這事。

一直被人當小孩子看待的人,最喜歡的就是別人把自己當成大人,韓端這麽正式地下帖子邀請他,可把他給樂壞了!

徐家兄長見徐昭明在那傻樂呵,有些無奈,但也好奇韓端找徐昭明做什麽。

要討論學問、討論時勢,不是找他們這些當哥哥的更適合嗎?

徐家兄長心裏酸溜溜的,看著自家傻弟弟很不是滋味。

韓端可是二十二歲就已經出任金陵知府的朝中新貴!

要知道別處的知府都是從四品,金陵這樣的戰略要地,知府都要比別處高一級,是正四品官。

這種年紀的正四品,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出一個!

本來他是昭康長公主之孫,算是外戚一掛的,偏偏他從小文才出眾,詩文寫得極好,又拜了頗有名望、弟子滿天下的大儒為師,士林從不把他當外戚看待,反倒把他當成自己的一份子,提起他來一向只有誇沒有罵!

這樣厲害的人物,他們簡直連妒忌都生不出來,只想和他好好結交一番。

徐昭明可不管自家兄長酸不酸,他到處擺顯了一通,又回去把自己從頭到腳拾掇了一番,見時辰差不多了便大搖大擺地出了門。

外頭天氣明明還挺冷,他手裏還拿著盛景意送他的桃花扇,一路招搖過市直奔府衙赴會。

不想到了府衙門前,徐小公子與損友寇承平不期而遇。

徐小公子擡眼看去,只見他家損友打扮同樣騷包得很,手裏還拿著同款扇子——哦不,扇子上的畫不一樣,倒也不算撞扇。

可扇子撞沒撞都沒差,外人一眼看去,都覺得這兩個人是一夥的:他們穿得差不多不說,還都在這春寒料峭的季節拿著折扇邊走邊扇——他倆要不是約好了這麽幹,那就是腦子有同樣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