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5/5頁)

每日布施的粥也摻了極多的雜物,多水少米。

言尚於情於理都要過問,官員們也是哭嚎自己的不容易:“郎君,您從長安來,沒見過災民,不知道我們的不容易。受難的百姓們太多了,我們多摻雜些雜物,能夠救更多的人。只要沒有人餓死,就好了。艱難到了這一步,救更多的人才更重要。”

對方顯然將言尚打成是不知民間疾苦、不懂地方官難處的上等官員。

哪怕對方的品階真正論起來,是高於言尚的……然而官員和官員也有區別,長安官,就是地位高於地方官員。

言尚面上接受了他們的說法,回身時,他和自己的小廝雲書說:“糧中摻雜物,這種現象背後,有兩個數可能出錯了。

“一個是倉庫中的糧食數量,很大可能出了問題;還有一種可能,是百姓的數量……與實際情況對不上。”

雲書不解:“我們有這裏百姓的戶口記錄,每日來領糧食的名額都有記錄……怎麽會對不上?”

言尚低聲:“我也不知。只是說有這種可能……這件事太過順利了,背後的線,可能埋得很長。但也許是我多心了……無論如何,查查再說。”

雲書:“若是他們真的欺上瞞下……”

言尚嘆口氣,沒再說話。

-----

百姓中大部分成了災情的受難者,但也有不受難的。

比如豪右,比如世家。

蜀中這邊沒有什麽大的世家,真有世家,也不過是剛剛擺脫了豪右的那些人家。這樣的人家,查起來比查世家容易多了。言尚和自己的人私訪民間,輕而易舉看出這樣的幾家,背後都有人供糧,他們並不缺糧食。

雲書拿著他們查出來的,說道:“這些人家都是自己跟外面商人買糧的,糧錢比市上是貴一些……然而這也無可指摘。總不能不讓商販賺錢吧?”

言尚嘆氣:“商人。”

夜裏書房中,雲書見言尚沉默,便擡頭:“郎君怎麽了?”

言尚手搭在額上,輕聲:“雲書,你可知為何我們一直抑制商人坐大?明明他們只是賺錢,我們為何要不停地貶低他們的地位?商人重利,官員同樣重利。官商一旦勾結……實在麻煩。”

雲書一驚:“郎君是懷疑,他們拿著賑災糧做文章?”

靠著書案,看著案上攤著的紙頁,想到白日時問訪的那些百姓……言尚聲音平靜:“如果只是這樣,我還能應付。我怕的是更多的……我怕整個蜀中,都在做這種事。我更怕從上到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默許這種事。

“如果牽扯的官員太多……法不責眾,我該如何?”

雲書不語。

聽言尚語氣平淡,但是跟著郎君這麽久,他已聽出郎君語氣裏有一絲怒了。雲書暗自咂舌,想竟然能讓郎君這般好脾氣的人發怒……這些官員,確實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