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改變(第2/2頁)

那幾年鄉下家裏實在是窮,祖父和祖母病弱,家中食物又實在有限,她沒辦法,冬日裏偷偷去河邊鑿冰捉魚,不小心掉進了水裏。

之後又因怕蘇父和蘇母責罰,將大弟和二弟叫出來背鍋,愣是在外面多磨蹭了一會兒,才敢回家。

雖說身子在之後那幾年,已經陸陸續續喝了幾年的藥給調養好了,更甚至,無論嫁人前和嫁人後,找大夫給她查看身體時都說沒有問題。

但這體質問題,卻未有那麽容易改善。

黎銳卿想著蘇滿娘資料上的經歷,原先只是聊聊數語,他看過就忘,現下細細品來,卻也不由為她曾經的經歷心疼。

他俯身細細地在她腮上印下一吻,低聲道:“我聽聞,婦人進入孕期後,冬日裏手腳就會自然發熱,能好過一些。”

蘇滿娘眉眼低垂,掩飾住其中一閃而逝的失落,她的手緩緩覆上自己的小腹,平靜開口:“那便再等等,看他什麽時候會找過來。”

黎銳卿勾起唇角,只覺得情緒突然亢奮,他一個翻身繼續覆在她身上,熱情邀約:“既如此,那我們便再多努力努力。”

蘇滿娘眉宇間有些羞澀,推了他兩下:“天色已經快亮了,等晚間再議。”

“無事,放下床帳後,一樣都是暗的。”

……

這一日,蘇滿娘直接與黎銳卿在床上胡來了很久,也不知曉黎銳卿到底是哪裏來的那麽多的精力。

晨間,等終於能夠離開床榻,蘇滿娘半歪在軟榻上,懷中抱著暖手爐,身上蓋著小薄被,眼睛半睜半闔地聽著六巧說著外面的八卦。

“……由於最近雪勢太大,奴婢聽聞外面有許多百姓的房屋都給壓塌了。原本這件事是由劉知府在管,但最近辛圖城外,不僅有損毀房屋的百姓,還有一些逃難的難民也都一水兒地往城中湧來。

辛圖城中人手最近很是不足,奴婢猜想,會不會就是因此,老爺才會那般緊急地趕了回來。”

方才黎銳卿在床上和她終於胡鬧完走時,甚至急匆匆地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

弄得她根本不知曉,他現在到底是時間緊急,還是時間充裕。

現在聽完這些六巧帶回來的最新八卦後,蘇滿娘心中想著,應該還是緊急的吧,只不過可能對黎銳卿而言,可能床事要比早餐重要。

“老爺臨走時,可帶了什麽吃的。”

“回夫人,帶走了五個大包子。”

“那便好。”

蘇滿娘將酸軟的腰肢在軟榻上又動了動,想了想又問:“最近城外可有人施粥?”

“有的,有幾家在施。只不過對比城外的百姓和難民數量,聊勝於無。”

蘇滿娘就府中的存糧狀況思索了一下,半晌沉吟道:“去叫蔡管家來,我與他商議一下施粥的事宜。”

“是,夫人。”

等六巧出去吩咐小丫鬟跑腿時,蘇滿娘微微側頭,看著窗外呼呼刮著的寒風。

想著今早匆匆離去的黎銳卿,以及城外聚集的百姓們,眉宇間一片沉凝。

瑞雪兆豐年,只望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季,明年會是一個好年。

今年辛圖城外的難民來得著實太多。

冬日間雪勢大,房子被積雪壓垮,地裏也沒有什麽吃的,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都往辛圖城外聚集,等待朝廷救濟。

辛圖城的劉知府差點愁掉了大把的胡須,他在初步統計了情況後,就與下面的官員商討對策,申請開倉放糧的折子早已遞了上去。

在折子被批復下來前,他只能先發動城中的官員和世家為城外的百姓搭上一把援手。

黎銳卿此時正帶著手下的兵一起為城外百姓搭建能夠避風雪的冰屋,這是他之前在邊關時,從一位老兵處聽到的法子,勝在能夠節省成本,方便快捷。

百姓人數過多,中午黎銳卿都沒有回去用飯,等到下午時,一位眼熟的黎府小廝捧著一大碗稠粥跑了過來,喊道:“老爺,您先吃一碗粥暖暖身子。”

黎銳卿奇怪地向他來處看去,詢問:“你怎麽過來了?”

“回老爺,夫人說城外難民數量過多,想為府中多積一些福報,便讓小的們出來施幾天粥,也為城中緩解一下壓力。”

黎銳卿眉梢一暖,接過還燙手的稠粥,笑道:“我知曉了,你們自去忙吧。”

一身暗紅色盔甲和披風的男子,本就一副傾城好相貌,現如今眉梢舒展,笑意暖融,不禁看迷了人的眼。

小廝先是一怔,而後馬上低頭應聲:“是,老爺。”

說罷,一邊往府中施粥的地方跑去,一邊在心中道:怪不得之前府中有規矩,未婚的小丫頭們,一律不許隨意擡頭直視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