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三貼膏藥(第3/4頁)

如果按著平行世界雙胞胎理論,這邊的世界跟現代是對應著的。

那應祥縣境內的礦藏可是豐富得很啊。

從武三舅發來的資料來看,有露天的,有深藏地底的,有儲量豐富的赤鐵礦,也有分布零散的磁鐵礦。

鹽鐵歷朝歷代大部分時間都是官營。

偶然有開放的時候,私營的礦也要交很高的稅。

不少心存大志的豪強就會私采銅鐵,鑄錢鑄兵器,為謀反做準備。

三皇子端了王家,也不會把開采鐵礦放在明面上,估計還是會低調行事,保持現有的存量就已經足夠了。

司娓娓的設想是,挑到一處比較隱蔽又不為人知的地方,有富鐵礦而好開采的,儲量也不用太高,用現代技術開個小作坊,悄悄地鑄造些生活鐵器,再運到朝圩村煉鋼做各種零部件。

因為朝圩村的產業發展,都是有現成的最優技術,可以省去大量的試錯過程,其實用得到的鐵器並不算太多,如果足夠謹慎的話,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

司娓娓已經圈出了幾個小鐵礦的位置,準備先近後遠,挨著個的實地考察一番。

三人做好了準備,吃過早飯,就駕著馬車出發了。

第一個地點離縣城有直線三十多裏,如果是開車的話,也用不了多久。

但坐著馬車過去,而且道路基本全是黃土路,也並不是直線,就得費上一番工夫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打開手機app,通過分析地表和巖石的圖片,幾乎就能肯定,這裏的確是一處赤鐵礦了。

然而司娓娓只站在高處觀察了一下就知道不行。

五百米外的地方,就有一處墳地。

這墳地大概是附近村子的,新墳老墳緊挨著密密麻麻……

“走吧,明天去下一個。”

第一天無功而返,只排除了一處候選位置。

不過這也在意料之中,三人也都不怎麽介意。

回到城中住處,進院子的時候,三人都聞到一股子撲鼻的香氣。

白日奔波,都是吃的幹糧,本來帶著小鍋小灶和食材,也是可以做頓熱乎的,不過看到目的地之後,他們哪還能有野炊的念頭,直接掉頭就走,在路上掏出幹糧來啃啃了事。

也不知是不是餓了,這香氣聞起來格外饞人。

“咱快進去,洗了手去買飯……”

這三個人吧,都是年輕人,有身懷打鐵技的,有管理技超標的,也有想像力豐富的,偏偏就沒有一個人廚藝高明的,所以他們是能買著吃,絕不自己動手。

把馬車趕進院內,三人洗去頭臉上的灰塵,崔小強正掂著大盆準備往外走呢,一拉開院門,就看到一位婦人,手裏拎著個瓦罐,正站在院子前,擡手要敲門呢。

“……昨日嘗過了你們送來的面果子,今日恰好做了些鹵味,請小郎們嘗嘗。”

那誘人的香氣,可不就是從婦人手裏的瓦罐裏傳出來的。

崔小強胖臉笑成了一朵花兒。

“哎呀呀,這可真是太客氣了……”

不過接過瓦罐的手速可一點沒含糊。

“嬸子且稍等等,我去把瓦罐洗了……”

他手腳奇快地奔到廚房,把瓦罐裏的鹵味給倒出來,又倒了些熱水沖涮幹凈。

他出來的時候,就看到那位大嬸和司娓娓相談正歡。

“你們忙著啊,我還得回去跟他們爺倆做飯呢……”

大嬸抱著瓦罐轉身就要走,腳下一個踉蹌,司娓娓趕緊扶了把。

“嬸子慢點……”

季母眉頭皺了皺,臉上露出沮喪,一只手不自覺地撫上自己的膝蓋。

“嬸子可是膝蓋疼?要不要我送您去醫館?”

司娓娓之前就聽季家父子說過,他們來應祥縣就是為了給季母治病,現在看著季母的樣子,也的確有些弱不經風,氣色不好的樣子。

“不,不用,我這是多少年的老毛病了,一直在吃回春堂的藥,好一陣歹一陣的,我說幹脆不治了回老家去吧,他們爺倆就是不肯……”

司娓娓就接過瓦罐,扶著季母給送到隔壁。

她就觀察著季母走路的姿勢,“嬸子這是腿上的毛病吧?”

季母坐到了椅上,一手捶腿,“大夫說這是風濕症,且得調理呢……”

司娓娓看她的表情,就知道這發作起來很不好受,想了想就道,“我那邊倒是有一種藥膏,貼在穴位上能扶陽去寒,似乎也有治風濕的功效,嬸子且稍等,我去拿兩貼來。”

季母還來不及說啥呢,司娓娓就一陣風似地走了。

一陣風似地又回來了,手裏果然拿著幾貼膏藥。

“嬸子,這膏藥要放在火上稍微烤烤,化開了趁熱貼到這個穴位上……”

司娓娓在自己身上比劃了下。

臨來時,她藥粉藥丸藥膏的都帶了一些,有備無患。

耿二叔雖然原本醫術平平,可架不住人家中年以後突然發達,一下子有了那麽多的專家遠程教學,還給了他好些個簡易方劑,耿二叔那是沉浸在中醫知識的海洋裏,開發了專業潛能,超常發揮,制出好些個成藥,不但造福了朝圩村民,衛星村民也享受到了免費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