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刺史府的小妖(第2/4頁)

文臻抱起隨便兒,大眼對著大眼,烏溜溜對上賊兮兮,她嚴重懷疑,這小妖怪這是已經感覺出了誰是老大,認為有了老大就是有了一切,在上交保護費吧?

她托著兒子肥嘟嘟的屁股,有點犯愁地想,燕綏那個萬事嫌棄的性子,遇上這個外憨內奸的兒子,估計會嫌棄到地心吧?

那人,現在在普甘搗鼓著什麽呢?當初那批暗衛沒剩下幾個,死的死傷的傷,她便讓人回京養傷,傷好了去普甘報信,不知怎的卻沒有回音。倒是孩子滿月的時候,果然隱約又增加了一批人手,雖然從不露面,但也有察覺。她一直在猜測燕綏是不是知道她懷孕的事,但是因為孩子是以普通身份隱藏在孩子群中混養,暗衛非大事不露面,也不和她聯系,她也不好沒事把暗衛召喚出來特地和人家說一聲誰誰誰就是你家殿下的種,想著知道的人還是越少越好,也便當不知道那批人存在。

兩人之間,在燕綏去了普甘之後,便沒有通信。畢竟遠隔國土,訓練飛鴿已經不方便,來去送信更不方便。路途遙遠,敵人眾多,路上被人鉆了空子惹出麻煩更對彼此不利,因此也早就約定好,除非生死大事,不必書信往來。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這一年夏,燕綏離開普甘,之所以在普甘多留了那許久,並不是為了月支族那攤子破事,而是藥雖然齊了,卻還差一味藥引,又尋找了許久,還是最終推翻了女王後,在王宮裏找到了。

燕綏在普甘王宮內多呆了幾日,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麽要在那個連女王都不喜歡呆的地方停留。他離開時,普甘已經毀去了幾乎所有的罌粟植株,當然,這東西不可能完全滅絕,本身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總算杜絕了大面積公開合法栽種的可能,更杜絕了從普甘向外流出的可能。

月支族並沒有順利地掌握政權,因為燕綏同時扶持了一批以窮苦平民為主導者的下層聯盟力量,與此同時,天上廟在數年的開啟廟門之後,逐步吸納更多的信徒,開始漸漸走下神壇,宣傳教義。三股勢力實力相仿,此消彼長,相互糾纏,而燕綏向來擅長平衡牽制之道,遊走其間,揮灑自如,導致三方彼此拉鋸了多年,自然也就沒有余力去做些別的事,多年之後不得不坐下來談判共治,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次年秋,文臻再度從嚴吏治,成立督查部門,從百姓中選取識字自願者普法,編入自衛、審判、征收、監督諸隊。不屬於朝廷編制,卻領取湖州府補貼,對於城池防衛、管理、衛生、案件審判、賦稅征收、賑災發糧、商業行為、官員貪腐等都鼓勵百姓予以監督,但凡發現事端並查實者有獎。但不允許公器私用,挾私報復,一經發現,立即開革並子弟不得三代不得入仕。

同時鼓勵通商,政策優惠,吸引商戶來往,絡繹不絕,漸漸便顯得商埠繁華,物資豐裕,農業上則勸農墾荒,開種桑麻,培育優良稻種,隨即又改革州學學制,州學末一年改為實習期,所有學子都要前往湖州境內各縣鄉,親身接觸實務,之後湖州學子參加科舉入仕後,以精通庶務世事練達聞名朝野。

而湖州官員底層官員換崗已成定例,並也規定了下鄉制度,官員們幾經清洗錘煉,逐漸適應文臻的管理制度和業務要求,行事漸趨高效廉潔。各級官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起來,陳年積案舊案被處理,冤案被翻開,欠賬被索回,停滯不前的事務在有條不紊地推動,整個湖州都像一個被緩慢推動的巨輪,在逐漸平整的跑道上轆轆前行,並不斷加速。

這一年秋,燕綏前往無盡天,湊齊所需藥物,準備開爐煉藥。卻在途中接連遭遇唐易兩家聯手阻擾。行程幾番耽擱,最終唐易兩家的人手,被燕綏引入海上風暴,全數葬身。

次年冬。定楊堤再次加固,並挖掘人工湖儲備清水。城內街道整修,危房統一遷居。當年大雪,周邊州縣多有房屋被雪壓塌百姓受災者,唯湖州無一戶受損。

年底,湖州境內增建學堂十一間,並建成了臨近數州中最大的隨雲書院,不惜重資聘請海內名師,更以美食為招牌誘來無數愛吃的名人墨客,文臻為首任名譽院正。隨雲書院為湖州輸送了一年比一年多的優秀人才,以至於早期科舉中中舉人數平平的湖州,在十年之後,儼然在朝中形成勢力龐大的“湖州幫”,湖州腔比比皆是,且皆自稱為文大人麾下不肖生。

這一年冬,無盡天第一次煉藥失敗,千辛萬苦采來的地心火被刺客潛入熄滅,不得不等待下一次地心火爆發的時機,而燕綏在上一次引唐家刺客入海上風暴時便被引動毒發,一次發作時幾乎殺了無盡天島上一半的活物,為了保證他不被反噬,無盡天直接用藥令他直接沉睡,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