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戲連台(第2/3頁)

四面靜了一靜,隨即驚天喝彩聲響起。

黃青松本來被掉落的人驚得站起,隨即又一喜,看見有人沖出來接住又有些失望,隨即又把失望掩住,幾番情緒反復之後,他一眼看見了文臻。

隨即他一愣。

猛地從懷裏抽出一個紙卷來讀了讀。

文臻將人送上紅毯便轉身回到隊伍。她臉上戴了簡易的面具,倒也不覺得會被人一眼認出來。

不想身後忽然響起顛顛的腳步聲,有人喚道:“文大人!刺史大人!”

嘩然聲響,四面百姓齊齊向後退了一步,如見洪水猛獸。

文臻一僵,回頭,就見一個瘦削的官員站在身後,一臉諂媚的笑,眼神卻是不避不讓。

她指了指自己鼻子,笑:“我?刺史?”

黃青松恭恭敬敬作揖:“刺史大人既已駕臨,何必微服私訪?湖州官員百姓,俱翹首盼望玉駕已久。下官湖州治中黃青松,已經在城門口等待刺史大人數日,大人還是快請入城吧!”

他下垂的寬大袖口,垂落一份文書,文書上字跡清晰,赫然寫著文臻的相貌,身形,身長,發色,擅長武功……

文臻眼睛好,看得清楚,頓時知道,不承認也沒用了。

人家連她最細微的身高都研究過了,再加上她剛才出了手,她的武功,尤其是拳法,還滿特別的。

再說既然能弄出一個高墜逼她露面,自然能弄出第二個。

更何況這位黃治中說話也不懷好意,言下之意就是她故意要微服私訪,是要查湖州官民的錯漏之處?瞧旁邊百姓那個警惕戒備的眼神。

文臻向來性情如流水,擅長順勢而行,立即解下面具,轉身笑起來,“本不想擾民。也是見著這彩樓,被驚著了。我不過是陛下駕前一牛馬,前來湖州,願為百姓黎民躬耕。這剛剛踏上湖州土地,寸功未立,又是何德何能,敢當這紅毯鋪地,彩樓相迎?”

黃青松愣在當地。

四面鴉雀無聲。

一些人群中書生模樣的人,嘴裏喃喃著“陛下駕前一牛馬,願為黎民百姓躬耕。”眼睛越來越亮。

就連文臻自己也沒想到,自己化用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這一名句,投放在了這一封建時代,依舊瞬間閃光,令人人心中一震。

無他,還是這時代等級觀念濃厚,父母官名為父母,實則生殺予奪,淩駕於百姓一切生死與尊嚴之上,任何時候都不忘端著士大夫的高貴,肯自雲端俯下臉給一個親切的眼神便算是令百姓驚喜的恩賜,何曾又有人聽過這般謙恭懇切的就職表態?

以至於這句話竟在短短數月內便傳遍東堂,人人稱頌,之後成了傳奇人物文臻的經典名句之一,並因此得朝堂老臣們一致贊賞,也因此引起了一些爭議。至於百世流芳,後世常為心懷百姓之有德才學之士援引類比,這些都是後話了。

只是此刻這句話出口,百姓們神色便緩和許多,眾人有些驚異地看著文臻,那個剛剛獲救的男子遙遙對著文臻磕頭。

黃青松的臉色卻不那麽好看了,一邊對身後屬官使了個眼色,一邊幹笑著伸手對文臻一引,“那麽,刺史大人請。”

文臻看了他一眼。

自己是刺史,既然到了,全城官員都該來迎接才是,但是這位治中卻根本不提通知全城官員的事,就這麽急迫地要她進城,看來,城內還有好戲等著自己吧。

“百姓們都有營生要做,擠在側門未免耽誤,既如此,便和本官一起走正門吧。”她伸手一揮,“開正門。”

城門軋軋開啟,百姓們歡喜地湧上紅毯,黃青松也未阻止,在她身側道:“大人,刺史府邸還在修葺中,可能暫時還住不得人。別駕大人為您準備了驛館,或者您想去看看您的江湖撈?”

“那就去看看江湖撈吧。”

……

州學前,士子們憤怒的呼聲越發高昂。

驛館裏,蔣鑫終於擺脫連日來湖州官員對自己的糾纏,快步向州學廣場而去。

……

江湖撈內。

紀書生手腳並用把君莫曉按在了櫃台之後,看著熙熙攘攘的廳堂,一番爭執過後,君莫曉眼睛發直,道:“娘哎,這湖州人氏,怎麽比天京大老爺們還難纏啊。”

紀書生一邊讓人去上眉腰肉,一邊嘆了口氣:“君姑娘,你發現了沒有?來吃飯的人也有很多普通百姓,但和以前不大一樣了。大多心懷不善,遇上事情,也不像以前一樣都站在我們這邊,反而常常幫忙起哄,遇事挑釁,動不動拿刺史大人作伐。尤其是最近事端多,每每去官府又總是我們贏,久了大家就覺得仗勢欺人什麽的,刺史大人還沒到任,風評不知怎的便一落千丈,這以後要怎麽治理湖州……”他無奈地抓抓頭發,“我們這段時間一直忙著店裏,隱約聽說了一些事情,但也沒有功夫去理會。三問書屋的一些書生,忽然得了地方察舉,也就不來了,我總覺得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