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3/7頁)

當年太後生下謝晝時,先帝大概也就是謝晝如今這個歲數,所以……

一切都會如他所願的,對不對?

可惜,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他是捧了二皇子,但顯然因為這些年來,他對二皇子的忽略和下意識的打壓,直接導致二皇子在朝堂上根本就立不住。哪怕二皇子也大婚了,也離開了禦學,也參與了朝政,但他看得出來,一則是二皇子本人的能力不足,二則卻是朝臣們並不服氣二皇子。

謝晝不知道後世有“路人粉”這個概念,太子哪怕什麽都不做,就因為他是皇後嫡子,又是謝晝的長子,他就會圈一波粉。哪怕這個粉絲群體並不純粹,但也足夠應對二皇子了。

眼瞅著太子被他打發護送太後回京郊皇莊,並且他還特地吩咐了,讓太子在皇莊裏多停留一段時日,想以此來消除太子對整個朝堂的影響力,但事實上,沒能成功。

太子就算不在京城之中,那他也還是太子殿下。

太子即便離開了朝堂,去做護送工作,去陪伴太後,那他也是當今太子。

謝晝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地。

也因此,才會將自己關在禦書房裏,重新翻出先帝時期的記載,試圖從中尋找到突破難關的方法。

然而,謝晝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反而意識到了他曾經誤會了先帝太多年。

先帝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才放棄了後宮平衡。可盡管如此,當時的後宮有不少年幼的皇子皇女夭折,但皇後做出的兩子一女卻平安康健的長大了,若說這裏頭沒有先帝的手筆……可能嗎?

唯一的疑問大概就是,關於他大皇姐的。

沉默了許久之後,謝晝喚了劉太監進來,讓他去請周公公。

周萬全,那是陪伴了先帝多年的老公公。當然在先帝駕崩後,他就自請離開了,只因一朝天子一朝臣,興許有些重臣是沒辦法第一時間換掉的,但作為跟前伺候的老太監,他肯定是留不下來的。

謝晝甭管怎麽說,都是一個心軟的人,他對先帝曾經的怨恨,在最後那兩三年裏被徹底的磨平了。又因為周公公一貫待他不錯,就索性讓周公公去以前先帝最愛的那個園子裏管事,名為管事大公公,實則就是去養老的,跟前有人伺候著,一應份例也給足了。可以說,周公公的晚年生活,是宮裏所有太監都羨慕的。

也幸虧如此,當謝晝終於意識到他對先帝有所誤會又心存狐疑時,還能有個人可以問一問。

園子離京城還挺遠的,比太後所居的皇莊更遠一些。不過即便如此,第二天下午,人還是趕到了。

周公公的年紀要比先帝小上十來歲,可即便如此,他也早已老態龍鐘了。

“沒想到啊,這輩子還能再入宮一次。”

宮裏的人想出去獲得自由,但對於五歲就入宮的周萬全來說,皇宮才是他的家,哪怕在這裏幹的是伺候人的活兒,活兒幹久了也會變成本能的。

周萬全入宮是避開其他人耳目的,待他入得禦書房後,劉公公很快就離開了。

沒人擔心周萬全有問題,況且他已經老邁到無人攙扶都站不住的地步了,更沒必要擔心了。

謝晝特地賜了座予他,要開口時,卻不知道從何說起,畢竟時至今日,他早已不恨先帝了。事實上,早在先帝最後那兩三年,跟他片刻不離時,他就已經選擇了原諒。

真要說心裏的疙瘩的話,大概就是……

“周公公,沙陀國來信告知朕,來年欲前往我國,試圖和親。”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開口,謝晝一眼瞥到桌案上的折子,忽的想起了這個事兒,便以開了口。

沙陀國只是一個小國,實力不算強大,不過和親這種事情本來就跟實力無關。真要說的話,將和親公主下嫁一事,本身就是大國對小國的恩賞。

當然,謝晝不打算嫁公主,這跟現有的三位公主年歲不合適沒有半點兒關系。只是因為,在當年他的大皇姐被迫和親遠嫁時,他就暗暗發誓,假如他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女兒遠嫁。

不過,甭管謝晝心中是何等想法,以此作為開場白倒是挺合適的。

周萬全沉默不語的聽著,待謝晝說完之後,他才啞著嗓子道:“皇上忽召奴才入宮,是為了當年先帝將長公主和親遠嫁一事吧?”

要麽怎麽說這些個當奴才的,各個都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呢?別人且不提,但凡是能做到皇帝跟前第一人的,絕對差不了。

謝晝沉默的點了點頭。

說白了,他對先帝當年的做法是原諒,所謂的原諒,就代表他內心還是有怨憤的,只是選擇了放下。

可他還是想知道,究竟是為什麽。如果說,當年的後宮亂象叠起還是有原因的,那麽為什麽必須是他的大皇姐呢?其他人不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