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情難自禁(2)(第2/2頁)

車廂內一片靜默,馬車剛剛過了東市不久,蕭頌便聽見外面一串急促的馬蹄聲,他將簾子挑開一條縫隙,瞧見一人一騎頂著風雪在追他所乘坐的馬車。

騎馬比馬車自是要快許多,不過眨眼的功夫,那人已經距離馬車不到兩丈的距離,“蕭侍郎!”

“停車。”蕭頌道。

馬車緩緩靠邊停下,來人驅馬上前,在車窗邊翻身下馬,拱手道:“蕭侍郎,柴郎君想起了一些事情!”

蕭頌抓起大氅,朝冉顏道:“我有公事要辦,有護衛送你回去。”

冉顏點頭道:“你快去吧。”

蕭頌披上大氅,在外面翻身上馬,與報信那人一並策馬返回。

冉顏挑開簾子,便瞧見黑色貉子毛大氅在大雪裏漸漸淡去,猶若揮灑肆意的潑墨畫。

“娘子。”晚綠爬進車廂中,見冉顏若有所思,便輕輕喚了一聲。

歌藍也隨之進來。

她們在車外只有一門之隔,自然是將所有話都聽得一清二楚。兩人心底不禁有些打怵,這個案子涉及到隱太子唯一的女兒,三司慎之又慎。當年玄武門事變,太宗弑兄殺弟,已經成為他心底永遠抹不平的一道疤,就連那些閣老也不敢在此事上揣測聖意。

萬一此事與聞喜縣主牽扯不清,而又不知道聖上的心意,那究竟是辦還是不辦?

冉顏也隱隱明白蕭頌為什麽會被彈劾,這案子硬踢給大理寺不成,就只能刑部扛著,如果不借此拉大理寺和禦史台下水,到時候案子一破,抗責任的定然只有刑部一家。而身為刑部二把手的他,免不了要被牽連。

同時也知道了,禦史台現在是萬萬不敢彈劾蕭頌的,蕭頌破案的手段聞名朝野,彈劾他對禦史台有弊無利。

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冉顏心裏松了口氣。

回到府中,冉顏簡單地用了午膳,便開始繼續看《詩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冉顏皺眉看盯這句話,想起來蕭頌之前送給她的簪子不就是桃木雕刻的桃花?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花兒開得紅燦燦。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家庭和順又美滿。

“這個奴婢讀過。”正在一旁縫衣服的晚綠插嘴,她見冉顏並無不悅,便繼續道:“先生說,這是把新嫁娘比作桃樹,寓意子孫繁茂。”

冉顏將一首《桃夭》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還有這種意思?”

她記得這首桃夭,也隱約地記得意思,卻沒深想過還有這種寓意。

邢娘從外面進來,撩開內室的帳幔,在冉顏身邊跽坐下來,“娘子,老奴今早聽說,聖上召見桑先生了。”

冉顏放下書冊,轉頭問道:“他到長安了?”

“是。”邢娘見冉顏並沒有太關心的神色,不禁嘆了口氣,還是接著把話說完,“聽說聖上親賜他國子監太學博士。”

這並不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但自古都崇尚“尊師重道”,身為國子監博士,將來必然桃李滿天下。且又是聖上欽賜,即便桑辰一輩子不承認自己是崔氏子孫,前途也不差。

冉顏覺得李世民果然是個明君,一眼就看出那只兔子除了教書育人,別的根本不合適他做。

冬日天短,天很快擦黑了。

冉顏用完晚膳後,看了一會兒書,便躺上了榻。

胡亂想著一些事情,許久才漸漸有了一些睡意。

朦朧之中,冉顏隱隱聽見外間有輕微響動,起初以為是晚綠,便沒有在意,翻了個身,準備繼續醞釀睡意。

因她不習慣枕著高高的枕頭,便讓晚綠給縫了一個蕎麥皮做心的矮枕,而且自從練了蘇伏給的調息之法,六識明顯比從前更清明,此時耳朵貼近地面,隱隱聽到外面十分輕緩的腳步聲,這聲音和在外面呼嘯的風雪聲裏,若非冉顏一向警覺,根本不會察覺到。

冉顏心中一驚,晚綠絕對不會這樣偷偷摸摸地靠近內室!

而且,蘇伏從來都是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人眼前或身後,而蕭頌雖然算不上什麽正人君子,但也是個爽朗之人,冉顏也不相信他被戳破一次之後,還會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