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溺死的小童(第2/2頁)

“這位娘子,你休要扯著在下,救命要緊啊!”青年焦躁不安,卻拘於禮節,不好伸手扯開冉顏。

“你去了能做什麽,萬一吳神醫不在呢!還不趕快尋匹馬,去就近請一名醫者!有備無患。”冉顏冷聲道。

青年愣了一下,連忙拱手,“多謝小娘子指點!”

冉顏也不與他虛禮,說完話便步履匆匆地跟上去,遠水解不了近渴,若是那小童還有一線生機,她也不能任由搶救時機白白耽誤過去。

冉顏做法醫久了,有個毛病,便是看見屍體就想往上湊,遇見還有一線生機之人,必得想盡辦法全力施救,畢竟在刑偵上,活人比死人能夠提供的信息更多。

因此眼下冉顏要去救那孩子,也並非是多麽心懷慈悲,而多半是出自一種“留活口”的本能。

人群在冉府莊外止住腳步,焦急地往裏面張望,那婦人只是抱著小童哭。

時間似乎過得分外漫長,才不過一小會兒,等候的人開始躁動起來,抱小童過來的那個漢子道:“人命關天的大事,不如進府去尋吳神醫吧!回頭郎主若是怪罪下來,我擔著便是!”

若是他們強行入莊,僅僅兩個門房是攔不住的,眾人紛紛附和,正欲舉步,卻見晚綠氣喘籲籲地跑了出來,“吳神醫今日一早去西山采藥去了,我尋遍整個院子,他老人家尚未返回!”

這個消息無異於一道驚雷,晚綠話音才落,那婦人便嚎啕大哭起來,“周家只這一根獨苗,賤妾也不能守住!夫君啊!賤妾對不住你!”

村民們也默不作聲,幾名村婦上前去安慰劉氏。

冉顏撥開人群,默不作聲地走到劉氏面前,出言道:“把孩子放到地上。”

聲音不大,但是肅然,平靜得似乎沒有含帶一絲感情,竟是讓哭泣不止的劉氏怔住。

“若真想救他,就聽我的話。”冉顏不耐地蹲下身,從怔愣的劉氏手中接過小童。

隔著冪蘺上的薄如蟬翼的黑紗,能清晰地看見小童面色漲紫,腹部微微隆起,渾身上下已經被泡得發白,手攥成了小小的拳頭,手心還握著水藻沙石之類的東西,冉顏心裏微微一涼,伸手輕輕按上鼓起的腹部,冉顏向劉氏確認道:“可是一夜沒有見過自己的孩子?”

劉氏見冉顏認真的形容,便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急聲道:“昨日晚飯過後三郎便說去村頭玩一會兒,晚間回來的時候,神色有些不愉,說是他長大了,要獨自住一屋,我當只當時他聽了什麽嚼舌根的話,便應了,今早喊他吃飯時才發覺他不在屋裏……嗚嗚……”

說著已經泣不成聲。

劉氏這話一說出口,其余人也都死了心,從昨晚被溺,泡了一夜,人都已經是這副模樣了,哪裏還有能活得道理,便是吳神醫恐怕也難以救回來了。眾人紛紛嘆息著,勸劉氏節哀。

劉氏面上淚水縱橫,卻不死心地盯著冉顏,雖不曾出聲,可眸中全是哀求希冀。

冉顏撩開冪蘺的黑紗,用指頭擠壓孩子的眼球,觀察瞳孔變化。

這是一種辨別人真死還是假死的辦法,如果瞳孔被擠壓變形,松開手指後瞳孔能夠恢復,便說明人還人還沒有死亡。

法醫學上有一種情況叫做“假死”,又稱微弱死亡。是指人的循環、呼吸和腦的功能活動高度抑制,生命機能極度微弱,用一般臨床檢查方法已經檢查不出生命指征,外表看來好像人已死亡,而實際上還活著的一種狀態,經過積極救治,能暫時地或長期的復蘇。

假死常見於各種機械損傷,如縊死、扼死、溺死、各種中毒等等,冉顏在工作中便遇到過幾例這樣的情形。

冉顏見這小童的瞳孔還能夠恢復,恐怕還活著。為了確認判斷結果,冉顏用帕子將小童指頭紮結起來。

“去找幹土!越幹越好。運到這裏來,能救他性命。”冉顏擡頭,用最簡潔直接的語言表達出意思。

眾人面面相覷,蘇州人家盡枕河,哪裏能有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