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3/3頁)

可他們又不是替八哥爭,直郡王若是真能上位,能給他和十弟記的功勞也很小。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拉著十弟摻和進去呢,皇阿瑪一直冷著他和十弟,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九爺不像胤禎,不知道最終是哪個兄弟登得大位,他心裏邊清楚,不管是誰上位,都不如自己皇阿瑪在上頭待著。

反正五哥是太後養大的,注定了與大位無緣,他自己也不是個有野心的。

至於跟他最為親近的十弟,不光是沒那個腦子,在皇上給十弟和蒙古女子賜了婚之後,就意味著十弟已經提前出局了。

八哥是有那個能力的,只是出身不好,短板太大,也不可能。

這樣算算看,跟他最是親近的兄弟都不可能,他何必攪和到其中去,倒還不如日日向佛祖上香,祈禱佛祖保佑皇阿瑪長命百歲。

胤禎回去收拾行李的時候,九爺已經拉著十爺要一塊寫佛經了。

“左右咱們也沒什麽差事,與其攪和的那些事情裏去,倒還不如寫寫佛經,多為皇阿瑪祈福。”九爺很是認真的道。

就跟話本子裏寫的那樣,他現在仿佛習武之人通了任督二脈,所有的思緒都理通了。

皇阿瑪現在不給他們安排差事沒關系,他們自己還不能給自己找事情做了,只要皇阿瑪還在那個位置上呆著,他即便是光頭阿哥,也比那些親王郡王來的尊貴。

所以太子和直郡王怎麽爭都無所謂,只要不篡位奪權,那就是被圈在池塘裏的魚,怎麽蹦達都出不來。

至於八哥,跟十三一樣那是需要去爭的,他不可能攔著八哥的路。

九爺已經想明白了,奈何跟他最親近的十爺想不明白,他又不信佛,打小也沒抄過幾頁的佛經,就算是討皇阿瑪的喜歡,那也犯不著抄佛經吧。

他就不信還能抄出花來。

“今天不忙抄佛經,九哥你先幫我想想給皇阿瑪的折子應當怎麽寫,我就不指望能去豐台大營了,隨便哪個駐地都行。”

他十爺就不是怕吃苦的主,朝堂上的那些彎彎繞他想不通,皇阿瑪的心思,他更猜不透,軍營那才是適合他呆的地方。

九爺一臉憐愛地看著自家十弟,不想說什麽‘東施效顰’這樣難聽的話。

“現在還不是時候,你先陪我抄佛經,咱們做子女的就應當多感念父母之恩。”

正好,關在房間裏抄佛經,也就有理由打發八哥了,兄弟一場,之前都已經應承人家了,如今他這做法實在有些不講道義。

十爺最聽的就是他九哥的話了,倒是也沒說什麽,連十四弟都有差事了,他們哥倆閑的要命,抄佛經就抄佛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