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年前。

不知從哪兒飛出一只紙飛機,藍得像翠鳥,卡在了樹丫的鳥窩上。

陳烏夏上樓的時候擡眼看到了。

陳常平回頭,見侄女向著樓梯窗戶發愣,他喊了一聲:“烏夏。”

陳烏夏轉過來,她臉上沒有血色,在窗框前更加慘白了。

陳常平溫和地說:“你的轉學手續辦好了,學校離這裏不遠,立洲和你一個高中,兄妹也好照應。”

“謝謝大伯。”陳烏夏輕聲細語。

陳常平說話也輕了:“和大伯客氣什麽,以後就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

住在陳家,陳烏夏非常安靜。只有陳立洲故意逗她的時候,她才恢復些稚氣。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再心疼妹妹,也只是直來直去的男孩。他常掛在嘴上的是:“烏夏,別怕,以後都有哥哥在。”

她聽了,就向他笑一笑。

陳立洲卻說:“不想笑就別笑了。”

她郁郁寡歡,笑了也是強顏歡笑。

這個暑假,陳烏夏很少出門,最常做的事是看著窗外發呆。想些什麽,她自己也不知道。

街對面有一個活動場,那裏是小孩子的地盤,三三兩兩的小孩子一起玩鬧。

常見到,秋千一上一下,小孩子稚嫩的臉蛋兒在樹蔭和陽光中來回,童音穿破了金色的夏日。

七月中,一個小孩子把足球踢出樹蔭下的沙區。足球出了馬路,一直滾到了這邊的門前。小孩尖叫著,邁開小短腿,想要跑出去撿球。

一個少年用簡單的動作就將足球定在腳下。

小孩子呀呀大喊:“大哥哥!”

少年一腳踢了過去。

飛出去的足球眼見就要撞上駛過的車輛。小孩子尖叫的同時,窗前的陳烏夏也忍不住攥緊了手心。

足球險險橫過車頂,回到了小孩子身後。小孩子大笑:“謝謝大哥哥!”

少年戴了一頂黑棒球帽,走進大門,他莫名擡起頭,和陳烏夏撞了視線。

陳烏夏後退,接著拉上了窗簾。然後覺得自己小題大作,又把窗簾打開。

少年已經走了。

陳烏夏聽過,樓下有一少年和她年紀相仿,過完暑假也要升高中了。

不知是因為常被陳大伯拿來做比較,或是對方真的孤僻,陳立洲漫不經心地說:“本想介紹你們認識,但他不好相處,也就算了。”

陳常平敲了兒子一記:“李旭彬的兒子性格沉著,不像你一樣調皮搗蛋。”

如果說那天的少年有什麽符合孤僻的標簽,應該是黑色調吧,帽子和上衣褲子一個色系。除了球鞋是彩色的。

陳烏夏沒有看清帽檐下的臉。

光聽陳大伯的描述,少年就已經是她羨慕的“別人家孩子”了。

----

到了獅子一樣狂躁的八月,活動場忽然被幾個隔離墩圍了起來,除此之外,還圍了一幢荒廢多年的建築。

開始的幾天,小孩子的笑聲沒有了。後來不知誰弄倒了一個隔離墩,之後又有小孩子偷溜進去玩。

過了一個星期,原來的隔離墩變成了紅磚圍墻。

陳烏夏問起陳立洲。

陳立洲說:“那裏本來是一座爛尾樓。以前由兩個房地產公司合作,開發到一半散夥了。現在兩家都想獨占那一塊地,互相扯皮呢。這裏公車地鐵、市場超市、學校醫院,配套設施這麽完善,這樓要是建起來了就不愁賣。”

圍墻建了以後又沒了動靜,裏面的兒童設施也沒有拆。秋千孤零零地隨風晃動。

陳烏夏記得,爺爺家院子的大樹,有一根特別傲慢的樹丫。爸爸把舊藤椅用粗麻繩穿起來,掛在這根樹丫上。

這就是她的秋千。秋千蕩得比她高,但是越不過爸爸偉岸的肩。

父母離開以後,陳烏夏故作堅強,不敢哭大聲,也不敢哭太久。悲傷收斂了很久,她忽然起了一個荒誕的念頭——活動場現在是一個無人之境。

這天,陳立洲和同學吃飯,不在家。

陳常平和馬琳討論著電視劇,二人各有看法,跟開了辯論會一樣。

陳烏夏輕輕地說:“大伯、伯娘,我出去買些東西。”

陳常平轉頭:“不如讓立洲帶回來吧。”

“不了。”陳烏夏說:“今天吃得飽,我想出去散散步。”

馬琳:“去吧,該出去走走了。”

陳常平:“早點回來。”

街上有車,路上有人,陳烏夏繞到了另一邊。圍墻高兩米,攀爬十分順利。

沙丘黑漆漆的,沒有人,沒有燈,除了皎潔的明月。

陳烏夏一眼看到了空蕩蕩的小秋千。

秋千真的小,她一坐上去占滿了整張小木板。

其實,她這年紀也還是孩子。

遇到懶得解釋的事,陳立洲常說:“烏夏,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陳烏夏的確長大了,割裂式地成長,一邊迫切地獨立,一邊想當鴕鳥,享受這個年紀的青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