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誘惑(第2/3頁)

異母兄妹的情分,比起君臣利益不值一提。

新安長公主可沒打算拿前程冒險。

遂擱下茶杯,淡笑起身,“盛統領勞苦功高,確實為皇兄分憂不少,倒是連累了你,小小年紀就要擔驚受怕。有了玄鏡司這護身符,想必也沒人敢動你。走吧,去看看章念桐。”

說著,帶頭往道觀後面的茅舍走。

魏鸞暗自籲了口氣,跟在後面。

……

自從壽宴之後,魏鸞就沒見過章念桐了。

今日重逢,險些將她驚了一跳。

空蕩昏暗的屋舍裏,桌椅簡陋,窗紙單薄。入冬後天氣漸寒,長春觀所在的深山裏更是如此,因山裏地氣濕,風吹過來時涼颼颼的直往骨頭縫裏鉆,這屋中未籠火盆,因周遭樹木蔭翳,更覺濕寒透骨,跟個冰窖似的。

桌上積了灰,無人擦拭,愈顯得淒涼。

章念桐此刻抱膝坐在榻上,頭發只拿極簡單的一支銀釵挽著,衣裳半舊,深青的顏色頗為暗沉。聽見門扇推開的動靜,她擡頭望過來,素面朝天,臉頰熬得瘦削,倒讓那雙眼睛頗為醒目。只是神情黯淡無光,那雙眼裏也無甚神采,讓人覺得空洞。

一眼看上去,只覺形銷骨立。

甚至,在她露出些許的手腕上,還能看到青紫的鞭笞痕跡。

魏鸞沒想到她會變成這樣,微微愣住。

畢竟,她最後一次見到章念桐時,那位還是太子妃,即便姿色不算上乘,名貴的錦緞金玉裝飾下,也有雍容氣度。且章念桐出身將門顯貴,有章太後一手提拔指點,行事囂張之余,性子也頗為柔韌,不像是能輕易服輸的人。

此刻,她整個人卻像是垮了。

黯淡無神的目光瞥過走在前面的長公主,章念桐的神色幾乎沒有半分波動,在瞧見跟在兩步後的魏鸞時,那位卻明顯神色微緊。原本抱在膝頭的那雙手臂,也悄無聲息的收回,她甚至下意識挺了挺腰背,仿佛還想重拾昔日的氣度,不欲叫人窺見狼狽姿態。

這樣的故作姿態,愈發讓人覺得可憐。

魏鸞在圓桌邊駐足,淡聲招呼道:“表姐。”

頗為生疏的稱呼,章念桐在嫁入東宮後,已有許久不曾聽見。

她別過頭,似不欲面對,“你怎麽來了。”

“自然是來送你上路。太後駕崩,太子和皇後被廢,章孝恭跟章績被人射殺,鎮國公府已被禁軍查封,謀逆是誅九族的大罪,難道你還指望她來救你脫困?”旁邊新安長公主接過話茬,語氣輕松哂笑,全然看戲的態度。

章念桐想瞪她,卻仿佛不敢。

看來被困在道觀的這陣子,她在長公主手裏沒少吃苦頭——當年章太後害死貌美得寵的姬氏,作惡多端,所謂父債子償,新安長公主沒能耐找太後報仇,定是將這三十年來積攢的惡氣全都撒在了章念桐的頭上。

欺軟怕硬,世間眾人莫不如是。

章念桐當初作威作福,如今落到仇家手裏,惡人自有惡人磨,竟也知道了“怕”字。

魏鸞心中冷嗤,斂袖道:“總歸親戚一場,如今鎮國公府獲罪,塵埃落定,總該來道個別。畢竟,表姐從前可沒少為我花心思。雲頂寺裏差點要了我的性命,太後壽宴上更是栽了個夠抄家的罪名,翻雲覆雨啊。”

舊事歷歷,彼此心知肚明。

章念桐聲音微啞,“你待如何?”

如何算賬呢?

魏鸞昨夜在北朱閣孤枕難眠,算著盛煜帶周驪音回京的日子,也琢磨過這件事。若只是清算性命,未免太過便宜章念桐,生於安樂半生尊榮,家族傾塌後痛快死去,得以解脫,其實算不上懲罰。畢竟章念桐手上染了鮮血,赴死是罪有應得。

她真正想奉還的,是前世被幽禁的五年時光。

那種無望而漫長的折磨於魏鸞而言是噩夢,甚至比死還痛苦。

章念桐也該嘗嘗那滋味。

魏鸞眼底浮過冷意,尚未開口,旁邊新安長公主卻又接過話茬,倚著窗扇含笑道:“她待如何?自是原樣奉還。章家名聲掃地,成了過街老鼠,在太後壽宴上栽贓厭勝的事,自是不必。倒是謀害性命的事……”

她說著話,笑吟吟睇向魏鸞。

魏鸞亦擡眉看她。

主動遞來邀請,又連番搶她的話茬,甚至自作主張說出原樣奉還的話,長公主對她難免熱情得過分。魏鸞原就存了探看虛實的心思,聞言就坡下驢,淡笑道:“是啊,有仇不報非君子,自是要以直報怨。不知長公主覺得,如何報復最好呢?”

那雙眼稍露鋒芒,有幾分同仇敵愾的意思。

新安長公主頗為滿意,緩步踱過來,口中道:“她落在我手裏這麽久,該算的賬也都清算幹凈了,就差最後一刀。特地叫你過來,就是賣個順水人情,免得你想報仇都找不到正主,心存遺憾。皇兄已許我隨意裁奪,你若不想手染鮮血,叫隨從動手也可,總能出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