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各家反應(下)(第2/4頁)

杜氏也不跟他計較這種小事,橫豎兩人也只是名色夫妻。

連王朗都能想到王珞子嗣單薄,沈夫人和成國公自然也能想到,依照成國公的想法,孫女生不出來也沒事,族裏多得是女兒,借腹生子不就行了嗎?都是王家閨女生的孩子,一樣的貼心。

成國公的想法無疑是時下大部分人的想法,但是沈夫人卻不覺得王珞會願意接受王家送去的族女,她跟鄭太傅成親多年,膝下只有一子,也不見鄭太傅有妾,兩人夫妻情深是一回事,孫女性子有多獨也是顯而易見的。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難道鄭太傅登基後,孫女性子就能變了?她要是貿然給孫女送族女,惹怒了孫女怎麽辦?沈夫人跟王貴妃相交多年,深知即便是親女兒、親孫女,一旦嫁了人就不再是家裏那個小姑娘了。王家本來就是靠女兒在朝堂立穩腳跟,那麽認真討好家裏姑娘才是正經事,就憑著孫女這麽得寵,他們把孫女哄好了,孫女婿肯定會對他們好。

不得不說,比起成國公的自大糊塗,沈夫人還是很清醒的,她沒有聽成國公的吩咐,從族裏挑選族女,而是精心挑選了幾個十歲左右、讀書上進、性情憨厚的男孩子,她先把他們留在主宅,請了先生精心調養,準備過段時間,將其中幾個讀書最用功的孩子送到虎兒身邊,讓他們給虎兒當伴讀。虎兒是鄭玄的嫡長子,他和王珞才是王家最大的依仗。

而良國公府王夫人和良國公也做了同樣的事,崔家以武發家,良國公挑選的孩子主要以身體壯實為主,性情同樣也是老實憨厚的,沒有任何不良嗜好的。這些孩子主要不是陪虎兒讀書,而是貼身保護虎兒。鄭玄也會派人保護虎兒,但侍衛終究是大人,有些地方比不上孩子那麽方便。

不止崔氏和王家有行動,杜家也有行動,他們自知自己之前做的太過,現在只能竭力補償,一面在朝堂上旗幟鮮明的跟鄭玄站在一起,一面又催著聖人早點重立太子。

聖人所有的嫡子都死了,太子和二皇子更是連子嗣都死絕了,能立為太子的也就幾個庶子了,但是幾個庶子都被鄭玄嚇破了膽,一個個閉門不出,吃齋念佛,前頭幾個年長的庶子更是在一夜之間有了信仰,不是剃度當了和尚,就是披上了道袍,立誓要為父親去找長生不死藥。

聖人本就因嫡子全死深受打擊,見庶子們如此行事,他更是氣得連吐了幾口鮮血,自從壽誕之後,聖人就老了十歲不止,頭發幾天之間全白了,精神氣全垮了。

比起聖人更受打擊的是皇後,她在得知自己兒子全死了以後,差一點就隨兒子們一起去了,還是被心腹宮人好說好歹的給勸住了,大家勸她說,要活著照顧孫子,皇後才有了活下去的目的。可即便如此,皇後也跟以前完全不同,大半時候都在發呆,整個人仿佛變成一個只會呼吸的軀殼,只有在見到孫子時才稍稍有點活氣。

皇帝、皇後都如此大受打擊,賢妃就更別說了,她病倒了,病勢洶洶,很快就近彌留狀態了,臨終前她想見從小撫養到大的鄭贏一面,消息傳到鄭贏處,鄭贏一口拒絕了來人。

賢妃是養育了自己不假,可她又不是自願養自己的,是祖父(先帝)讓她撫養的,她也沒有盡到教養自己的責任,他人生的前幾年完全虛度不說,還養成了許多壞習慣。

要不是後來嫡母關心自己學業,派嚴師盯著自己上進,他能不能有今天這成就還兩說,就這麽一點養育之恩,就想讓自己感恩,甚至為了她去反抗父親,她莫不是在做夢?

說到底鄭贏跟鄭玄一樣,父子兩人都是冷心冷肺的人,能被他們真正在乎,放在心裏的人極少。王珞這種平時對自己甚少噓寒問暖,只一心培養他的行事,反而得了鄭贏的尊敬。他需要的不是無止盡的溺愛,而是真正能到手的利益。

鄭贏的斷然拒絕,引起了眾人議論紛紛,大半人都在說鄭贏冷心冷肺,連養育之恩都不顧了,難怪被鄭玄過繼了出去,顯然是之前就看破了他白眼狼的本質。

王珞聽到這謠言後,特地派人把鄭贏叫來,自上回鄭贏請王珞幫忙後,這對連名分都沒有母子已經大半年沒見面了,像鄭贏這種還在長身體的孩子,大半年不見,已判若兩人。

他個頭已經超過了王珞,氣質也比之前沉穩許多,鼻下和下巴都已經有青色的胡渣了,王珞不由微微感慨,難怪都說只怕不生,不怕不長,孩子真是天天一個樣,她讓鄭贏坐下:“最近有很多人找你?”

鄭贏恭敬的說:“是,不過大半請帖都被孩兒推了。”

王珞贊許道:“你做的不錯,你大人這會在風尖浪口上,我們行事能低調就低調,橫豎你尚在孝期,有借口閉門不出。”大人也是父親的意思,王珞也不知應該怎麽對鄭贏稱呼鄭玄,就幹脆叫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