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替身明珠(第2/4頁)

韓鈺回想起平日老師嚴厲斥責他的樣子,都心有余悸。

蕭函同樣這麽覺得,那位南越國君的心理承受能力恐怕還沒有久經風刀霜劍的韓鈺高。

韓鈺還小聲同她說,“幸好蕭夫人沒有事,不然可能還會死更多人。”

蕭函微挑了挑眉,然後韓鈺就如同跟她說什麽驚天隱秘之事,“令月,你不知道吧,其實老師和蕭夫人年輕時,還曾經談婚論嫁過。”

在韓鈺的敘述中,韓長老與蕭夫人本是一對戀人,奈何韓長老在一場戰事中受傷,臉上還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自認為配不上蕭夫人,便不了了之,後來蕭夫人嫁於高氏家主,恩愛情深,高氏家主英年早逝,蕭夫人也就成了寡婦,但一直懷念亡夫不曾再嫁,韓長老默默守候,一往情深,哪怕已至不惑之年也沒有娶妻生子,日後的家族基業政治勢力也只可能是留給自己的學生,這些都是因為蕭夫人的緣故。

蕭函露出微妙的笑容,“你從哪聽來的。”

韓鈺老實道,“茶樓裏說書的。”

難怪這麽胡扯,蕭函繼續微笑道,“以後別去了,好好讀書吧。”

也就這段時間南越內亂,韓長老沒時間理會熊孩子,等他回過神來了,要是被逮到了,蕭函也只能為他點蠟了。

本以為南越內亂也好,爭權奪利,翻天覆地換日月也好,都和她沒什麽關系,結果沒幾日,蕭函就被告知,她可能要當王儲了,“……”

————

這次穿越以來,蕭函不知是第幾次懷疑人生了,饒是再處變不驚,也被這個消息扔了個炸雷,一國儲君就這麽隨隨便便挑選的嗎?

還真這麽隨便,有兩個前提,一是這代的南越國君至今無嗣,也不知是身體原因還是什麽,即便納了不少妃子也沒有生育。二是這次內亂直接導致的南越權力變幻。王權勢弱,軍權和長老團淩駕於之上。

軍權直接握在韓嶺手中,長老團由韓氏,蕭氏,高氏占了四分之三。

韓長老提出要定下王儲,對應南越國君纏綿病榻的境況,這王儲之名差不多是相當於未來的南越王了。

而蕭函就是最理想且合適的王儲人選。

首先她是韓長老的學生,其次蕭氏是她的母族,高氏與蕭氏多年來同氣連枝,也斷沒有不支持的道理,至於在這次內亂中差點被踢出四大家族的尚氏,毫無存在感,沒有什麽話語權。

韓長老的態度相當固執,點名他的學生,蕭氏嗣女蕭令月成為王儲,甚至沒有備用人選。

讓自己的學生成為王儲。

哪怕是明晃晃的私心,也沒人敢說什麽,作為既得利益者的蕭氏和高氏不會反對,敬重韓長老的跟隨者但凡是他的命令都沒有異議,而被韓長老威勢震懾的部分南越官員也沒有話說。

反而蕭夫人有些猶豫,與韓長老是鷹派不同,她偏向於鴿派,所以在內亂發生時,她也是盡全力斡旋調解,不願意出現無辜傷亡,但別人認為她與韓長老私交甚重,又名聲影響力太大,反而先朝她下手。蕭夫人也不再心慈手軟,韓長老能奪權這麽順利,也有蕭氏和高氏相助。

但她也沒想到王儲之位會落到自己的養女身上。蕭氏與王室曾有過聯姻,論繼承也有幾分名正言順。

可蕭夫人還是希望蕭令月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些年來,她將自己的一身才學本事都教給她,盡心盡力的培養令月,卻並不是抱著什麽讓她報答的想法,而是真正的將令月當作自己的繼承人。

不提高氏,蕭氏家業她就是準備交托給令月的,族老也無人有什麽異議。

南越看重血脈繼承,但一旦冠以姓氏,就完全當作自己家族的人。

要是存有偏見歧視,而非包容並蓄,南越政權也不可能維持數百年,綿延至今,所以當這個孩子冠以蕭姓開始,她就是南越蕭氏的人了。

蕭夫人知道蕭氏和高氏都希望她選定繼承人,甚至不在意她改嫁生子,但她有自己的傲氣,無需以這種方式完成她對家族的責任,若要嗣子繼承人,令月便是她認可信重的繼承人,她也相信蕭氏交到令月手上,只會更好,絕不會衰落斷了傳承。

這是她原本就想好的,卻被南越內亂還有韓長老突如其來的提議給打亂了。

……

蕭夫人不知道韓長老為何這麽堅持,也許這有他的深意。她認識韓嶺多年來,見過他年少時的豪情壯志,熱血沖動,想要將南越變得更好,也見過他人到中年的冷酷果決,沉穩堅定,對國君對官員絲毫不退讓。但其實韓嶺的志向與目標從未變過,他忠於南越,是忠於這個國家,而非王室,他曾對兩代國君都滿懷期待,但他們一次次讓韓嶺失望。

這次的奪權上位,即便沒有她和蕭氏高氏相助,他還是會這麽做,只是會死更多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