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查案(下)(第4/4頁)

“要不然呢?”調查一下,說起來簡單,其人一兩個月內的行蹤,到哪裏去調查?是派人盯著了還是能找人問啊?再不然就按照紙條上寫的,真說這是李氏的問題?開什麽玩笑呢,我們焉能被他人當槍使。

正在這裏緩緩看著,見一個書生在旁邊哭,又有人手裏打著漿糊安慰他:“別哭了,重新裝裱一下,只當是錦灰堆。”

錦灰堆,一種特殊的畫卷勾圖,要在紙上畫出來殘破書畫、字帖、瓷器、青銅器、綢緞,既殘破又堆疊,像是揉搓糟蹋摔打焚燒過才好。

“您看!這字體。”

有一幅字的字體,和第二張紙條【息事寧人】寫的一模一樣。再一看落款的齋號,嚯,原來是翰林院使。在人間負責在皇帝和翰林院之間聯絡,在陰間則是僅次於學士的管理者。

……

李世民已經悄悄離席,他對陰陽學說半信半疑,又相信親自當過皇帝的人,看事情一定比他人更清楚,對鄒衍說的那些話不是很感興趣。回去自己家裏開會:“阿耶,您有什麽發現?”

李淵懶懶的搖著繡花團扇:“找了這麽多年,依然有三個人有可能是楊堅的轉世。時間、性情都對的上。一個是城隍,一個是太學教授,還有一個隱居在青石山中。我現在懷疑青石山裏那個,雖說是世外桃源,修行人隱居之處,可每天都有鬼去求人指點迷津。還有,李忱的心裏有鬼。”

李忱扶案欠身:“高祖,太宗,我親眼見到李妙兒購買火炮,運進翰林院中。她買這東西,必然是受人差遣。或私下販賣,或為了今日籌備,總歸是不法之事。如果光明正大,她們可以去匠作監買,也可以公然索要。”

這很簡單,立即叫來他們一家幾口。

李妙兒有點不安:“容我慢慢招供!兩個月前,張九齡找到我,請我幫忙買一尊火炮。我有點貪財,也被他誇了幾句,沒忍住去了,可我也怕出事,買的是一尊後頭封死了沒法使用的火炮。第一次我去訂的,恰好那時候忙著在人間當鬼差,我回來時他說已經提出來了。”

順著這條線路追查下去,格外容易。

一切的消息匯總起來。

訂火炮的是李妙兒,她訂的火炮還在張九齡家,張九齡對此一無所知,提出來的火炮被他送給友人搬家安宅用了。

而張九齡當時也忙,讓別人去取的火炮——這個人卻是一個隱秘的反武聯盟的成員。李世民接受了武曌,繼續用她,不代表李唐忠臣都能接受。

他們中有些遭受過迫害,有些則是為了心中理想,不能接受這份不純粹。在發現武曌開始準備利用理學人士作亂,擡高自己的存在意義、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後,他們也參與其中,打算讓事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由此證明武曌和她管理下的翰林院只能激化矛盾。

反武聯盟表面上是一個雅集,正德學府的兩個叛徒則很簡單,就是拿了錢找人辦事。

花錢雇人在旁邊呐喊助威的,分別來自於太史台、兩名城隍和五名校尉。

吳瑜擦擦冷汗,幸好我抽身後退的及時。

很好,翰林院使的把柄在我手裏了。

親自寫了紙條的楊堅默默嘆氣。

同時搞一件事,結果互相不聯絡,搞得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