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第4/4頁)

大臣們慌得要死,土木堡之變過去僅七十年,皇帝又要禦駕親征,當年的英宗看起來還靠譜一點,我們的皇帝看起來就很不靠譜。要死要死要死!

朱厚照為了懲罰他們,剝奪了所有文臣隨駕西征的榮耀。

你猜怎麽著?

大臣們的阻力立刻就少多了。

楊廷和簡直懷疑自己上輩子幹過什麽缺德事,要不然怎麽會遇到這麽一個讓人操心的皇帝呢?皇帝還挺清楚,還很聰明,我還沒學會阿拉伯文他都學會了,皇帝知道李東陽和楊廷和是忠臣重臣,國事都托付過去,然後該寵什麽奸臣就寵之,兩邊可謂旗鼓並進。

朱厚照打贏了。

由於沒有攜帶文臣及史官,他自己宣布的戰果被人認為有吹噓的嫌疑。

文人們在日記裏寫:萬歲說打贏了,真的嗎?皇帝真的能擊敗能征慣戰的蒙古人嗎?斬首的數目是真的嗎?是蒙古精銳,還是蒙古平民?皇帝自己說的戰功,可信嗎?

還有人寫:我聽我一個朋友說,事情不是這樣的,皇帝其實沒有獲勝。

他們知道稗官野史會流傳下去,會給人留下一個印象,如果遇到歐陽修那種修書的人,會把一切野史修入正史中,下一個朝代才會修明史,你們懂。

只可惜路途遙遠,書信轉運不及時,他們沒法每天記錄一下‘我在關外的朋友說’、‘我那隨軍出征的同窗說’、‘我的兄弟說’。

去太廟獻俘,祭祀奏報這好消息。

朱厚照:太*祖,太宗,我親愛的祖宗們,我和你們一樣立了邊功!我比英宗可強多了。

朱元璋知道怎麽看戰爭,他既然活著回來,沒有損兵折將的消息,也沒有割地賠款簽訂城下之盟,那就說明確實沒輸!他現在的要求比原先低,寬容多了,沒輸就是贏!

又過了兩年,正德皇帝一身洶湧澎湃的熱血無處揮灑,除了騎射、研究外國情況之外,就揮灑在本朝的婦女們身上。他確實需要一個兒子,又到處上躥下跳的找刺激,宮裏的女人端莊賢淑,完全不符合胃口,只有宮外的美女們……(⊙_⊙)!!寧王謀反了!

還有這大好事!朕來了!

唐伯虎裝瘋賣傻並裸奔,終於溜走逃命去了。

王守仁:哎,我來了我來了。

寧王說張太後有詔書,當今皇帝不是弘治皇帝的親兒子,太後叫我幹掉他。

被召集來的官員雖然不全是一等一的清官,但也是考試出來的人,腦子還夠用,用腳趾頭上的雞眼想也知道,不管當今皇帝是不是先帝親生的,就算太後和他不是很和睦,現在宮中完全是太後的天下,除了不能對兄弟過分優越之外什麽都行,也不會叫寧王取而代之。

恐怕寧王真正的意思是——

朱元璋的奉天殿剛剛打好地基,也考慮好了風水問題,正在修建。

朱棣丟下木頭面露殺機:“他還惦念他祖宗的半壁江山嗎?”

他當年裹挾寧王朱權謀反,搶了他的朵顏三衛,答應事成之後分給他半壁江山,等成功之後寧王想要杭州府他都沒給,想要揚州也不給,硬是塞到南昌,也沒有給新建王府。朱宸濠是朱權的玄孫。

朱元璋冷笑一聲:“理所應當。”

你能謀反,你也知道預防你弟弟謀反,他怎麽就不能謀反。

朱瞻基摟著朱見深:“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是,是,是。”

“你是結巴還是認為很是?”

“呃……”

“哈哈哈哈哈開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