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及時的補全了。(第3/4頁)

他倒是很想等自己成為閻君之後,取消掉帝鎮這種合理但不必要的東西。只是試探了一番,這兩人並無這等心胸,也就罷了,自己和皇後一起努力也是一樣的。

李淵一擺手,他的態度還在模棱兩可,不支持不反對,兒子非要幹就自己幹去:“也罷,咱們都有正經事,今日難得聚首,何不暢談人間局勢?正想聽聽漢高祖的高論。”

劉邦悶悶不樂,手兒托腮:“我能有什麽高論?我連個胖娘子都不如。”

說的是武曌現在半真半假的入定了,入定是修煉到能飄起來、足以進入青石山而不被趕走的第一步,那日在窗口好像看到她飄了起來。他努力了這麽久,還是不能放下天下,這個胖子居然能放下,難道是因為得來的容易,失去了也不心疼?

楊堅拎起小陶爐上的銀壺,給自己斟了一杯茶,又捏開一顆銀杏:“我聽了句有趣的話,說‘李漼,浪催的’,未解其意。”

劉邦的愁容頓消,拍著大腿哈哈大笑:“是我說的!李漼真是浪催的!”

李世民啞然,雖不解其意,卻覺得心領神會:“說的是白敏中那件事?”

“正是。”

李漼繼位之後也換上了自己喜歡的白敏中,白敏中和朋友的關系極好,對君王卻不會苦勸。又已是老臣,任職宰相不久就不慎摔傷,臥病在床無法工作,不斷上表請辭。李漼可樂壞了,丞相一般是帶頭勸諫的,老頭摔傷了不能上朝,正方便他自由翺翔。諫官勸諫,立刻滾蛋。

李世民沉吟良久,羨慕的看了看劉邦,有些話不能直說,他是真羨慕漢朝。說沒希望了,就徹底沒希望,斷的幹幹脆脆,叫人再沒有半點盼頭。唐朝不同,幾乎每隔十年給他一次大大的希望,然後毀掉希望。一開始快要嘔血,現在經歷的多了,真有種超凡入聖的心情,快要看淡人世間的萬事萬物。

放鷹去打兔子的時候,很有趣,迅猛的鷹一爪子扣進兔子的皮肉中,使勁一擰,或是使勁一口,兔子當場去世。有些性情惡劣的獵狗則不然,追上獵物時遊刃有余的跟著跑,時不時的舔一口獵物的屁股,嚇得野雞兔子前滾翻,一直追到獵物力竭才肯按住咬死。這種狗有時候還要逮逮耗子。唐朝面對的好像就是這樣的狗,覺得要避開更糟糕的國運,萬事萬物轉而向好時,忽然好皇帝駕崩,換上一個笨蛋廢物。

太狗了!

散會之後,李世民默默的回到人間,回到城隍府,閑的沒事幹,去看看宮中豢養的犬馬鷹隼。李漼半夜喝著酒忽然一躍而起,帶著樂隊突兀的出去遊玩,馬廄空了,別的小動物們還各自呆著。 “可惜啊,現在可以任意玩鳥,卻再也沒有魏征來勸我。”

他知道魏征的動向,魏征現在躍躍欲試的打算找茬勸諫閻君,但熬不過閻君,回去睡覺了。人家十二個人,可以晝夜不歇,魏征還得睡覺,這真叫人好笑。

有些小動物的眼睛能通陰陽,只是說不出來,犬馬都能看到鬼魂,有時候突然的嘶叫就是被路過的鬼差或幽魂驚嚇到。他進去賞玩了一圈,嚇得鷹隼們瘋狂大叫,拍打翅膀。

李世民表示疑惑:“鳥為什麽要怕鬼?”

長孫無病無言以對:“誰能不怕鬼?”

“可惜皇帝看不見鬼。”

“嗯……我猜每個皇帝都這麽想過,可惜誰都不能親自提點兒孫。”

“光是每逢大事祭告祖廟有什麽意義,要是祖廟都能顯靈,那才有意思。”

長孫無病冷靜的戳破他的妄想:“皇帝會派兵封鎖祖廟。親爹在位為君父時,都可以矯詔篡權、帶兵謀反,至死不悔。何況是已經故去多年的祖先?難道不怕列祖列宗奪權?必然會派兵封死,謹防祖宗謀反。”

凡事涉及到皇權就別用理智或感情來決定事情,起作用的只有權力。

李世民捂著心口:“……你能安慰我一下嗎?”

長孫皇後大笑道:“陛下不是懷念魏征嗎?妾雖然不是他,卻可以模仿他說話。”

“那你模仿的可不像。若是魏征在這裏,他一定會說,只有明君才能受人擁戴,當今天子是亡國之君的材料,陛下你以為你不是嗎?你對群臣有什麽恩惠,對百姓有幾毫厘的慈悲?飛鷹走馬,歌舞宴飲,哪一樣你們不喜歡?正經事做了一件嗎?天下還有多少人在受苦?你們知道嗎?皇帝不知道,皇帝就能看到眼前這一畝三分地,和農夫又有什麽區別?哦,有,農夫伺候好一畝三分地,可以養家糊口為國交稅,而皇帝厚賜眼前這些人,歌的是玉樹後庭花,舞的步步生蓮,信任的是十常侍,完了,要亡國了。”

“雖然不像,但抓住了精髓!”魏征的精髓就是‘你這樣就完了!’‘要亡國了!’。